“蓬莱”星的发现,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因深空危机而略显压抑的人类文明。全球的目光,从充满不确定性的奥尔特云接触前线,部分转向了4.22光年外那片充满希望的新疆域。在“蓬莱计划”的宏大蓝图指引下,行动迅速展开。
一、“诺亚”启航
数艘名为“诺方舟”级的特制无人科考船,从地球和月球轨道基地启程。它们不像“轩辕号”那样庞大威武,却承载着更基础、更沉重的希望——它们是一个个移动的“生命胶囊”,船舱内满载着经过严格筛选和基因优化的地球微生物、植物种子、藻类孢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如水熊虫),以及建设封闭生态圈所需的全部模块化设施。
经过数年的亚光速航行,“诺亚”舰队成功抵达比邻星系,如同虔诚的播种者,环绕着淡红色的比邻星运行,开始执行它们神圣的使命。
二、“伊甸”的奠基
在详尽勘探后,科学家们选择了“蓬莱”星赤道附近一处相对平坦、日照稳定、靠近巨大冰原(潜在水源)的区域,作为生命试验的起点。这里被命名为 “伊甸盆地”。
机器人先锋: 首先登陆的是大批工程机器人和3D打印建造机。它们利用“蓬莱”星本地资源(土壤、矿物质)和自带材料,以惊人的效率,在荒芜的地表上建造起第一个完全封闭的、多穹顶结构的生物圈基地。基地拥有独立的能源系统(核能+太阳能)、严密的环境控制系统和应急隔离设施。
环境改造: 在封闭基地内部,机器人开始按照预定程序,调节温度、气压、土壤成分,模拟地球的氮氧大气环境,并融化附近的冰层引入净水,创造出一个与“蓬莱”星外部严酷环境(低温、薄氧、高二氧化碳)完全隔绝的、适宜地球生命存活的“迷你地球”。
三、生命的远征
当环境参数稳定后,最激动人心的步骤到来。
在地球指挥中心,无数科学家和民众通过“诺亚”船传回的高清影像,屏息凝神地注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