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中不乏技术人员、知识分子,许多人甚至在大学实验室或军中服役时操控过固定翼无人机。

一旦与共和国卫队接上手,他们便成为最宝贵的桥梁。

有人耐心地讲解操作界面,指着显示屏上一连串陌生的参数与符号,逐一拆解它们的含义。

有人带着学员在简陋的模拟器上反复训练,让他们先学会在虚拟环境中掌握油门、转向与姿态控制,再逐渐尝试编队飞行与任务模拟。

小主,

还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掀开机体的外壳,用带着油污的手指为学员示范如何清理灰尘、如何更换电池模块、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用最简陋的工具完成维修。

这些身影构成了一幅忙碌而鲜活的景象。

帐篷外,烈日下的空气扭曲,风卷起细沙,拍打在堆叠的木箱和停放的机体外壳上。

但帐篷内外却充满了低声的交谈、螺丝刀转动的咔嗒声、键盘敲击的轻响,以及电机在调试时发出的尖锐呼啸。

他们之中有退役的空军技师,也有在大学读过几年航空工程的学生。

有原本在本国企业担任过工程师的青年,也有单纯凭借兴趣自学飞行器构造的理想主义者。

按理说,这些人完全可以在本国重建的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拿着不菲的薪水,过上安稳甚至优渥的生活。

但他们却选择了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风沙遍地、秩序尚未重建的古老大陆。

原因各不相同。有人说是为了报答曾经从东协得到的援助;有人说是想让自己的技术真正用在“改变世界”的地方;也有人单纯是为了追逐心中的浪漫与理想——让钢铁与风在荒漠之上再次呼啸,让黑夜中的村庄不必再独自面对土匪的枪口。

黄沙之中,飞行器组装的进度一点点推进。短短几天,几架固定翼无人机已经能够升空,试飞时划过长长的白色轨迹,投下的阴影掠过港口、营地与沙漠边缘。

地面上的人们抬起头,看着那道身影穿越天空。

它们能在几分钟内飞到数十公里之外,传回敌人的行踪;它们能在夜幕中用红外镜头捕捉潜行的身影;它们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携带炸药,化作守护村庄的利爪。

那薄薄的聚合物机翼上,承担着这片红色沙漠上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