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勿谓言之不预

人群中有人轻轻叹气,也有人点头。几个老工人靠在栏杆上,烟雾在冷空气中散开。

“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叶甫根尼继续说,“无论它披上怎样的外衣,无论它在哪片土地出现。”

小主,

大屏幕下的年轻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又要开始新的战争了吗?”

电视台的直播同步传遍全国。乡镇的食堂里、矿区的宿舍里、列车的候车厅里,都有人盯着那张熟悉的面孔。

“这不仅破坏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安全。我们不会忘记在亚美利加的侨民,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医生和志愿者,他们被卷入战争,被迫害,被杀害。这是不能被原谅的罪行。”

“苏维埃人民从废墟中重建了祖国,我们深知战争的代价,也明白和平不是乞求来的。我们不会允许任何势力再次在世界上复活法西斯的幽灵。”

“他们以秩序为名,行暴政之实;以和平为借口,施屠杀之行。他们的旗帜曾经给欧罗巴带来死亡,如今又想在新大陆制造同样的地狱。”

镜头切到全国各地。新列宁格勒的工厂车间,工人停下手里的焊枪;西伯利亚的矿区,矿工停下了行驶的铲车。

人们默默地听着,没有鼓掌,也没有喊口号,但气氛在缓慢变化。

那种沉默里,藏着一种熟悉的情绪——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怒火。

“我们不会再容忍。”叶甫根尼继续说,“我们将保卫自己的未来,也将保卫那些仍然相信自由与公正的人。苏维埃人民曾粉碎过法西斯的机器,如今,也将再次粉碎它。”

夜色降临,街头的广播还在播放那场演讲。咖啡馆里的年轻人放下手机,老兵聚在公园长椅上讨论。有些人回忆起他们父辈的战争年代,有些人沉默地望着新闻屏幕上闪烁的红色标志。

有人低声说:“他们以为我们怕了。”

另一个人接上:“他们以为不会再有第二次。”

“他们打到了第聂伯,现在打到了美洲。迟早会到我们门口。”

窗外的风吹动街角的旗帜,路灯下的影子交错。没人再谈政治口号,也没人讨论外交辞令。人们谈论的是报复、是惩戒、是“该让他们记住谁赢过战争”。

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旧军区,退伍士兵重新打开封存的仓库,开始清点设备;在伏尔加河畔的造船厂,工人自发加班,恢复停产的生产线。官方没有下达命令,但一种久违的情绪正在蔓延。

广播的最后一遍重播结束时,空气中仍回荡着那句口号。

“我们粉碎过法西斯,如今也将再次粉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