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袁绍: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袁基记得这个名字,似乎历史上任过广陵太守。

其兄张邈,任陈留太守,与袁绍、曹操等人关系密切。同时,张邈也是反董时期,酸枣会盟的十八路诸侯之一。

袁基顿时来了兴趣。

有意思,这可太有意思了……

张邈此人因侠义、助人为乐、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救济贫困而出名。

从此名望大涨,得“八厨”之名,意为“能仗义疏财”之人。

若袁基没记错,就是这个时候,袁绍与曹操因为听闻“侠义之士”张邈身在洛阳,遂主动前往,与之结交。

从此三人保持友好关系。

后来,袁绍在洛阳成立“奔走之友”,用以接济党人,张邈也是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投资人之一。

如今,袁绍与张邈虽说才刚认识不久,还没有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可互相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会如同陌生人一般。

或者应该说,此时正是袁绍拉拢张邈的关键时期才对。

既如此,张邈之弟张超何至于此,竟被袁绍家仆拦于大门之外?

若是有要事相商时,就算没能提前准备名刺,也可通知门房通融通融,这不打紧。门房再问过主人后,若是两人相识,也就无需名刺了。

只因名刺这个东西,是个因人而异的礼节,若是名士大儒来你家拜访,别说名刺了,得知这个消息,主人家都得出二里地前去迎接。

当然,由于递交名刺拜帖是士人间普遍遵守的礼节,所以名士大儒一般不会给人留下话柄。

张超虽然及不上大儒的名声,但怎么说也算有些名气的士人。

一个有些名气的士人,不顾名声地在府门口徘徊,神色焦急。

虽说这名气是源自他兄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