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网是所有士族集体意识的化身。
它把控了做官的渠道,上升的通道。
它掌握了控制舆论的方式——让谁扬名?让谁身败名裂?可能都只在一夜之间。
它罩住了皇帝,将天子困在了洛阳城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洛阳太守”。
它抢占了大片的土地,并将土地原本的主人都藏起来,并剥削他们为它继续耕种这些土地。
它垄断了文化,垄断了金钱。
这张网只会越织越密,越织越大,笼罩得也越来越多。
若是袁基想在这种情况下改天换日,那他只会成为下一个“洛阳太守”。
而届时,这张网只是换了个中心位的家族,网却不会消失。
所以,袁基要谋反,他要改朝换代!——他就也得尽力去烧破这张网。
但这很难。
所有打算烧网的人都会被碾碎,袁基也不例外。
所以,袁基自然不会不切实际地认为,自己能将网全烧掉,他知道是不可能的。
烧掉一个,还会出现另一个。
但,他可以尽他所能,减小这张网的密度,将网变成困不住他的绳子。
所以,如果。
袁基是说如果,有某种方法,能让这张网从内部自我瓦解呢?
让这张网自己散掉,重新变成一根根绳子,让他们彼此牵制,再剪断一大半。
这不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吗?
而什么,可以撬动一个集体内部的矛盾?
——必须是士族的共同矛盾。
——是能令他们瞬间拆伙,并打生打死的矛盾。
是,今古文之争!
袁基一瞬间彻底醒悟,其实所有的解法都殊途同归……
他原本想挑起今古文之争的混乱,是为了从中给“袁基政治集团”牟利,是为了谋反的路更顺畅一些。
如今他发现,这场争端的好处貌似不止于此。
他曾说过,如今的大汉就像一辆破败的马车,早已挽救不了,连缝缝补补都很勉强。
所以,既然已经破了,那就彻底拆了吧,他袁某人要重新建一个刻着袁某名字的新马车!
一个皇朝需要发展,就需要钱。
钱从何处来?从税收中来。
而税收是从土地中来,从人口中来。
士族兼并土地,隐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