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说惧怕。
大汉满朝文武,估计找不出几个惧怕鲜卑之人。
无论过去输过几次,汉朝官员的骨气都不可能被打灭。
刘宏也知此事,所以让一旁宦官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拿出来。
“拿下去给诸卿传阅。”
“朕知此前,先帝与朕都未打出什么胜迹。可此次朕已探得,檀石槐大限将至,若不出兵,就将错失千载难逢之时机。此后这等时机,就再不易得了。”
随着刘宏的话语,众臣皆互相传阅文书。
有些人是第一次得知此消息,看完文书的一刻,确实面色缓和许多。
于是刘宏开始发问:
“至于诸位所言,袁爱卿如何制?那诸位可还能举出比袁太仆更合适者?”
“这……”那名谏议大夫思索半天,未想出人选。
此前声名赫赫的“凉州三明”,皇甫规、段颎早已陆续死亡;只剩一个张奂,今年也已去世。
前几年还能凑出三路将领打鲜卑,但上次大败,三路将领皆被罢官,再征鲜卑,也不可能被启用。
从这也能看出刘宏一朝此时期的人才短缺,全军覆没的惨败,刘宏却只能将三人暂时罢官,以待日后继续倚重。
如今的大汉,在军事上有成就者,只有寥寥数人。
如平乱多次的卢植——可袁基也有平乱的战绩,且还是一州的蛮乱,硬要比,卢植也只是平了两郡的蛮乱。
如已有名气的董卓,据说手中有精锐私兵——但他是袁氏故吏,听命于袁基。
如此看来看去,除了袁基,还真找不出另一个在身份、功绩上可与之匹敌之人。
不一会儿,文书传递完,此谏议大夫退下。
但又有一名议郎出列:“陛下!袁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