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话让太极殿陷入一瞬间的窒息。
【来自李世民的怨气值+999】
逆子!
怎么可以把心里话说出来?
况且以那崔氏之能,怎么可能奈何不了你!
更别提其余四姓,刚刚已经隐隐形成了守望相助之势!
五姓联手,就算是朕都如临大敌。
还奈你何?
这话朕都不敢说!
极致的寂静之后,迅速爆发了强烈的议论。
“是啊,就算是太子做的,又能奈他何?”
“那关内道的大旱,长安的瘟疫,这些足以的震荡国家的天灾,太子覆手可解决,大唐缺了太子能行?”
“而且昨日之事听戴胄说,是那行凶的贼人自己一刀一刀的捅了崔清明,百姓都能作证,就算太子自己”
其中不乏勇者对李承乾展开口诛笔伐。
“陛下尚且遵礼守法,何况太子?”
“殿下既为储君,一言一行当注意影响,如此藐视朝堂,非储君所为!”
“请殿下谨言慎行!”
“殿下公然承认自己行凶,又如此言行跋扈,置唐律于何处!”
“陛下,臣认为应惩太子之过!”
……
魏征出列,皱眉道:“殿下既然此事既有定论,何必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恐遭小人非议!”
这些事,如果李承乾不承认,也顶多就是怀疑一下,毕竟任何事都要讲证据。
但太子竟然当着文武百官亲口承认,这还需要找证据吗!
就算流程上依然无法确认太子的责任,那舆论上也会对他造成极大的影响。
文人在意名节,魏征亦如此。
他不理解太子明明还有斡旋的余地,为何直接自暴自弃。
听到魏征的话,百官中有人嘲讽道:“魏大人,难道你这个时候不应该借此怒斥一下殿下的行径吗?”
李世民听到这人的话,心中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不过表面依然不露声色。
魏征转过头道:“四件事都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合情合理,本官为何怒斥太子,倒是你,当庭引诱本官攻讦储君,居心何在?!”
魏征的话让很多人微微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