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鸾鹄停峙 luán hu ting zhi)

成语大搞笑 冬初 1435 字 6天前

大梁国镇北大将军赵铁柱,人如其名,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站在那里像半截黑铁塔,声如洪钟,饭量如牛,一巴掌能拍死一头草原狼。他这辈子在战场上砍人如切瓜,唯一的软肋,就是他那个宝贝独苗儿子——赵如鸾。

这赵如鸾,名字是他那读过几本酸诗的老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取自“鸾鹄停峙”,寓意儿子未来能像鸾鸟和天鹅停立山巅那般,姿态优美,气质沉稳,成为人中龙凤。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有点跑偏。

赵如鸾小朋友,完美继承了母亲的美貌,长得那叫一个粉雕玉琢,眉目如画。可这身子骨,也随了他娘,弱不禁风。三岁能赋诗,五岁能弹琴,七岁就能跟京城名士讨论花鸟虫鱼的一百零八种雅称。可你让他拎个鸟笼子他都嫌沉,走两步路就喘,风稍微大点,赵铁柱都得赶紧派人去院子里守着,生怕宝贝儿子真被风吹跑了。

赵铁柱看着儿子那纤细的脖颈,再看看自己碗口大的拳头,愁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这哪是“鸾鹄停峙”?这分明是“豆芽菜杵地”!

不行!老赵家的种,怎么能如此文弱!必须练!往死里练!

于是,赵大将军开始了他的“造神”计划。

第一课,站姿。

校场上,赵铁柱如同铁铸的雕像,双脚抓地,脊梁笔直,目光如炬,声若雷霆:“儿啊!看为父!这就叫‘停峙’!稳如泰山,不动不摇!站如松,坐如钟,你懂不懂?”

赵如鸾穿着特制的、绣着翠竹的小号铠甲,小脸煞白,努力模仿父亲。可他站了不到一炷香,就开始摇摇晃晃,弱弱地开口:“爹,孩儿……孩儿感觉地动山摇……”

赵铁柱定睛一看,屁的山摇!是这小子自己腿抖得像筛糠!

第二课,吃饭。

饭桌上,赵铁柱风卷残云,抱着个猪肘子啃得地动山摇,汤汁四溅:“吃!大口吃!这才有气力!气力从哪里来?从饭里来!你看那鸾鸟,那鹄鸟,停在那儿看着优雅,那翅膀底下都是腱子肉!”

赵如鸾拿着小银勺,舀了一小口晶莹的米饭,细嚼慢咽五十下,才缓缓咽下,然后用丝帕轻轻沾了沾嘴角,蹙眉道:“爹,您用饭的韵律……略显急促,恐于养生不利。再者,这肘子……油腻之物,有碍清气上升……”

赵铁柱看着儿子面前那几根水煮青菜,差点把桌子掀了。

文的不行,来武的。

赵铁柱亲自教儿子耍大刀。他那把八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在手里舞得虎虎生风。

“看好了!力劈华山!” 赵铁柱一刀下去,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