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心才是关键

自己的意见和他一样,那就是不错不错。

后面赢了有提拔,输了则杀他。

自己的意见和他不一样,那就下去吧,他再换一个人来问。

甚至,可能郑君已经从属下那里听到了两个意见。

反正输赢,都有人背锅。

而他只不过一句,悔不听谁谁之言。

其实再向上看,大将军何尝不是如此,一件事情,总要听到各种意见。

严干想透了这一点,自然不愿贸然给出个人意见。

上面只是向找人预备甩锅,但他这里输了可是付出惨重代价的,轻则职场清零,重则杀头弃市。

一定要给出正确答案。

严干能感觉到后脊的汗正顺着腰线往下滑:“郑君……”

他舔了舔发干的唇,“此乃国之大事,属下需先收集些边地军情,方能妄议。”

郑达的指节停在案上,目光扫过严干紧绷的双肩,忽然嗤笑一声:“倒还算稳妥。”

他呷了口冷茶:“你方才要禀何事?”

“是关于春园的部曲。”

严干松了口气,腰杆挺得更直,“属下操练时见了几个好苗子,尤其是那个叫何方的什长,识文断字,对阵法颇有见地,是否……”

“如今关东人占了大半朝堂,其他无论是关中人,还是更远一些的蜀地、幽州等,都得靠实绩说话。”

郑达打断了严干,指尖点了点案上的舆图,“所以呢,勉力做好即可。

不要顾忌其他事情。

做事斟酌得失利弊,那要等你坐上大位之后才须考虑。”

“谨唯主人教诲。”

严干这次叩首乃是真心诚意,额角都贴在了砖上。

看着严干离去的背影,郑达忽然笑了起来,暗自说道:“连严干都知道斟酌斟酌,再给出答复,吾一个从事中郎,还急躁什么呢?

先让掾属从事们争论一番吧。”

这时,李义从门外走了进来,向郑达行礼。

郑达神色轻松,随口问道:“耿鄙征发六郡兵平叛,你怎么看?”

李义道:“昔日太尉征伐凉州叛乱,打的对方惶惶如丧家之犬,不过躲在关外之地苟延残喘。

先前未定,不过历任刺史不知兵法。

耿凉州乃是掌兵事的世家,熟读兵法,数有战绩,此番又征发六郡勇士。

可谓是老虎吃鸡,用了全力。

焉有失败的道理呢?”

郑达点点头,道:“你说的很有见地。”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春院内,校场边的老槐树下早围满了人。

除了五十名家兵,仆从中也有数十人围聚而来,甚至还有几个婢女也在远远观望。

因为,家兵中出了大动作。

原本的什长何方,直接被提拔为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