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是来集邮的

人多势众,方能多一分胜算。”

崔琰怅然点头,神色却依旧黯淡:“司马所言极是,只是我虽自幼习武,却也只能带数百族中青壮驰援,于守城大局,不过杯水车薪。

甘陵城防残破,兵力薄弱,守城方略一事,何君胸有丘壑,还望赐教良策!”

说着,他对着何方深深一揖,只盼着能学到真本事,守住这座城,护住城里的百姓。

何方连忙扶起他,语气诚恳:“季珪不必多礼,守城之事,看似复杂,实则关键在于三点:士气、粮草、巡查。”

“其一,鼓舞士气。

乌桓人最阴毒的便是驱民攻城,此前城上守军因顾及同族,不敢放箭,才让他们有机可乘。

往后再遇此事,必须下令射杀。

并非心狠,而是若不如此,乌桓人只会愈发肆无忌惮,今日驱民攻城,明日便会驱民填壕,城池迟早被破。

唯有狠下心,让乌桓人知晓此计无用,方能断绝他们的念想,也能让守军明白。

妇人之仁只会招致灭顶之灾,唯有死战,方能求生。”

崔琰闻言,脸色一白。

射杀同族百姓,这实在太过残酷,可他转念一想,若继续纵容,只会让更多人死于乌桓人刀下。

他咬了咬牙,默默记下。

“其二,粮草。”

何方继续道,“如今甘陵城内人满为患,士族藏粮不献,百姓饥寒交迫,长此以往,不等乌桓人攻城,城内便会先乱。

我建议让周相牵头,收缴全城粮食、牲畜,统一登记管理,按需求分配。

普通黎庶,每日供应粗粮,能保住性命即可;

士族之家,可适当多分一些,毕竟他们麾下也有不少青壮,需笼络其心,让他们出力守城。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粮荒,也能凝聚人心。”

“其三,巡查。

乌桓人必然会派奸细混入城中,或打探消息,或破坏城防、散布谣言。

需即刻招募乡勇中的精壮,与守军一同组成巡查队,日夜在城内巡逻,严查陌生面孔,核对户籍,一旦发现可疑之人,即刻拿下审讯。

同时,加固城防缺口,尤其是那段坍塌的城墙,需组织百姓、士卒连夜抢修,哪怕只是用沙袋、木栅栏临时封堵,也能多一道屏障。”

何方看着崔琰,语气郑重:“只要做到这三点,振奋士气、严控粮草、严查奸细,即便我不能单凭这一千骑兵击溃乌桓大军,甘陵城也必能撑到朝廷援军赶来。”

崔琰听得连连点头,心中的迷雾豁然开朗,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血色。他对着何方再次拱手,语气无比坚定:“司马高见!琰茅塞顿开!

今夜回城,我便即刻劝说周相、王上,按司马所言推行此事!

士族藏粮之事,我愿亲自去交涉。

崔氏虽非甘陵第一望族,却也有几分薄面,定能说动他们献出粮草!”

“季珪有此决心,甘陵城便多了三分胜算。”

何方赞许地点点头,“城内之事,便拜托季珪了。

城外乌桓,我会率部袭扰其粮道、哨探,与城内形成呼应,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崔琰重重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决绝。

夜色已深,他不再耽搁,告辞离去。

何方带人,将崔琰送出营门外。

崔琰正要上马,他队伍中一名精壮汉子忽然叫道:“某等能骑马,愿追随司马痛击乌桓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