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星云传承与文明之问

“立刻应用!”凌云子大喜。

星穹殿外部能量吸收口开始根据新获取的图纸进行细微的自我调整,加载出无形的滤网。能量吸收速率虽然下降了一些,但同化效应立刻显着降低,能量签名的偏移速度几乎停滞。

同时,殿内几处破损严重区域,开始自动吸引周围的七彩星尘,按照“星尘凝练术”的方法,将其融化成一种闪烁着微光的、类似琉璃的物质,填补着巨大的缺口,修复效率虽然不如之前能量直接灌注那么变态,却更加稳定、安全、且不留后患。

一条借助星云能量流动的、蜿蜒通向空腔之外的“航道”也被计算出来。

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初步修复星穹殿,并拥有离开这片空腔的能力!

然而,就在他们忙于消化应用这些新技术时,那琉璃色的信息流再次变化。

这一次,它不再传递具体的技术知识,而是开始呈现出一幅幅…动态的、如同记忆片段般的景象。

景象中,展现了这片七彩星云漫长的演化历程:从最初的能量混沌,到逐渐形成规律的能量流,再到“星云之肺”的孕育和成长…期间,也有其他一些奇特的、仿佛由能量或星尘构成的生物在星云中诞生、繁衍、消亡…景象宏大而壮丽,充满了时光的厚重感。

但在这些景象的后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

一些明显带着外来科技风格的、破损严重的飞船残骸,偶尔会如同垃圾般被星云的能量流冲刷进来。这些残骸风格各异,来自不同的文明时代,有的甚至极其古老。

“星云之肺”似乎对这些“外来者”很感兴趣,它会像对待星穹殿一样,尝试用能量去滋养和同化它们。

然而,这些残骸大多无法承受这种“滋养”,或者在滋养中彻底崩解,化为星云的一部分;或者其内部残留的、与星云格格不入的能量系统发生剧烈冲突,引发爆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有极少数特别坚固、或者其能量属性与星云偶然契合的残骸,存活了下来,被同化,变成了星云中一些奇特的、静止的“景观”。

景象的最后,定格在了几幅画面上:那是一些半截埋在星尘中的、风格迥异的战舰或建筑残骸,它们的外壳已经被星云能量侵蚀改造,散发着七彩微光,仿佛变成了水晶雕塑,寂静地漂浮在空腔的某些角落。

看到这些画面,凌云子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

原来,他们并非第一个闯入者。

这片星云,这座“星云之肺”,就像一张温柔却无法挣脱的网,默默吸引、吞噬、同化着一切误入此地的“外来者”。绝大多数都失败了,化为了养料。极少数“成功”的,也失去了自我,变成了星云的一部分,永恒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