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什么?说明那台发动机还没有到极限,如果不是车架材料制约,它还能拉更多的货物。
厂领导狠狠夸赞了一番工作小组的人,留下粱拉娣,剩下的人可以去吃饭了,一食堂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庆功宴。
剩下的人则移步到了厂会议室。
“怎么着啊,老杨,大伙儿这可都还饿着呢,你倒是给个话,一月能出几辆,有限供应给谁……我跟你说,这玩意对军部来说可太缺了……”
杨厂长擦擦并不存在的汗水,“呵呵,这个吧,恐怕短期内只有这五辆了……”
一句话,仿佛捅到了蚂蜂窝,杨厂长差点被各部门的首脑们拿吐沫星淹死,
刘玉华站起身来:
“这次是我们厂最尖端的一群大师傅用手一点点敲出来的,一共用时一个月零十三天,各位,现有的设备并不能满足这种卡车的生产,
我们没有好的钢材,没有好的高炉,没有成熟的工人,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解决的,
尤其是钢材和一些其它特种材料,国内根本不能生产,我们的大师傅都是用小炉子一点点调配,外加锻打出来的,这些都是目前没法刻服的。”
“那你们造出这样五辆有什么意义?”
工业部领导大为不满,给大家一个希望,却又毫不留情地踩灭它,这让人怎么能接受?
刘玉华不再说话,皮球又踢回给李副厂长和杨厂长,
当初成立小组的时候可是两人拿的主意,那时候是怎么说的? 先造出来看看……现在造出来了,来吧,管杀你就得管埋。
李副厂长这时候说话了:“虽然我们暂时不能生产,但我们可以拿来换,”
灵感来自灵光一现,李副厂长思虑再三,这才接着说道:“我们跟阿美利卡的船王交情不错,我们卖给他们技术,设备,
这回我们可以反过来操作,
我们可以卖给他们卡车技术,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帮咱采购需要的……”说到这里卡壳了,
“冲压机,五千吨以上的冲压机,还有高炉,最先进的高炉……”插话的竟然是梁拉娣,这姐姐跟了赵衍的替身一个多月,如今正式出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