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装备库

其次,是载具与机动平台。

陈锋利用之前的渠道,搞到了几辆经过深度改装的越野车,加装了防弹钢板、防爆轮胎、额外油箱以及简单的扫障装置。这些是未来进行中短距离侦察和快速机动的保障。

陈浩则把目光投向了无人机。他不仅采购了数十架不同型号的商用高端无人机(用于侦察、测绘、小件物资投送),还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几架工业级的大型无人机,载重惊人,可以用于运输重型物资或作为空中火力平台(如果未来能解决武器挂载问题)。

最让人惊喜的是,他不知从哪里淘换来两辆旧式履带式全地形车和一些重型工程机械(如小型挖掘机、推土机)的二手货,虽然老旧,但结构简单,皮实耐用,经过他和招募来的几名机械工程师的精心修复和改装,成为了堡垒建设、土地开垦和复杂地形通行的利器。

第三,是能源与后勤保障装备。

之前储备的发电机、太阳能板等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型号扩展。陈浩特别采购了多套大功率燃油取暖炉、净水设备配件、以及一套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组,进一步强化能源冗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量的工具箱、焊接设备、3D打印机(用于打印特定零件)、以及各种型号的电池、电缆、备用零件被充实到技术维护区。陈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自我复制和修复小型设备的内循环技术体系。

第四,也是陈浩最费心思的——特殊情境装备。

他根据陈默描述的末世可能出现的极端环境(如辐射区、强酸雨、极寒、变异生物巢穴等),定向采购或定制了一批特殊装备:

简易辐射侦察与防护设备、耐酸碱腐蚀的防护服与容器、极地级别的防寒帐篷与衣物、水下呼吸器与潜水装备、甚至还有几套用于攀爬冰壁或湿滑岩壁的专业器械。

他还设计并委托加工了一批可快速组装拆卸的预制工事构件,如钢板掩体、网状障碍物等,用于快速建立临时防御阵地。

整个“装备库”的建立过程,仿佛一场紧张而有序的物资归位交响乐。陈建国负责统筹调度和资金支付,陈锋负责验收和安全入库,陈雪负责信息安全和渠道审查,李秀娟和苏婉则负责生活保障和医疗物资的归类。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陈默强制休养的这段时间里,将“方舟”的最后一块短板,以惊人的速度填补起来。

当陈默在经过近六十个小时的深度睡眠和苏婉的精心调理后,终于能够下床行走时,他被陈浩引领着,参观了初步建成的“装备库”。

与武器库的肃杀和食品、药品库的充盈不同,装备库更像一个巨型的、包罗万象的末日科技与生存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