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向陈默和自己:“我和默娃,除了巩固枪械,砍刀、战术斧、长矛这些冷兵器也要重新捡起来,尤其是应对近身突袭和狭窄空间内的搏杀技巧!”
最后,他看向父母:“爸,妈,你们也需要进行最基本的自卫训练,学会使用手枪和消防斧,知道如何利用堡垒结构进行躲避和反击。我们不要求你们上一线,但必须拥有在绝境中保护自己的最后手段!”
“第二,小组战术配合,从‘个人’到‘整体’!”
陈锋在白板上画出几个简单的战术队形:“我们将以两人或三人为一个基本战斗小组进行训练。我和默娃一组,负责攻坚和主力输出;小浩和小雪一组,负责中程支援、侦察和情报策应;爸妈作为后勤支援组,同时也要熟悉如何在各组之间进行联络和简易医疗救助。”
他详细讲解了交叉火力掩护、交替撤退、利用地形进行伏击与反伏击、以及小组内通讯手势和暗号。
“我们要练到哪怕在黑暗中,不用说话,也能知道彼此的站位和意图!要把堡垒的每一个通道、每一个狙击位,都变成我们最熟悉的猎场!”
“第三,极端环境与突发状况应对训练!”
“声波失效怎么办?夜间作战如何利用夜视仪和热成像?遭遇速度更快的变异体如何第一时间组织有效防御?甚至……如果堡垒某一区域被突破,如何进行内部巷道战和紧急撤离?”陈锋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这些,不能等到发生了再想!必须通过反复的模拟演练,形成肌肉记忆!”
陈默在一旁静静听着,对大哥制定的计划微微颔首。这套训练方案,完全针对之前暴露的短板和未来可能面对的复杂局面,务实而高效。他补充道:“训练要结合我的空间感知能力。我会在战术演练中,尝试用感知为你们提供更广阔的战场视野和预警,你们也需要适应在这种‘信息优势’下的协同作战。”
陈浩摩拳擦掌,之前的紧张被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取代:“没问题,大哥!我一定把弩箭玩出花来!”
陈雪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小组配合和数据模拟可以同步进行,我会建立训练数据库,量化评估每个人的进步和团队协作效率。”
李秀娟和陈建国对视一眼,也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李秀娟道:“我们这把老骨头,也跟着你们年轻人一起练!绝不当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