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医生成功救治摔伤队员的消息,如同带着温度的春风,迅速传遍了前哨站。这不仅意味着大家今后受了伤、生了病有了可靠的保障,更在无形中验证了陈默首领“吸纳人才”策略的正确性。一种微妙的、积极的变化在空气中酝酿,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似乎又坚实了几分。
然而,陈默看到的,远比这更深一层。
傍晚,堡垒核心生活区的会议室里,柔和的应急灯光照亮了长桌。陈默、陈建国、陈锋、陈雪、陈浩,以及刚刚被邀请列席的老周和苏婉,围坐在一起。桌面上摊开着陈雪整理的人口清单、物资库存表,以及老周记录的前哨站日常事务日志。
“前哨站现在有五十七人,算上我们堡垒核心,总人口六十三。”陈雪指着清单,声音清晰,“每天消耗的食物、燃料、药品都在稳定增加。虽然我们储备雄厚,但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陈建国接口道,眉头微蹙:“现在大家干活,全凭自觉和……情分。老周协调起来很辛苦,有人出力多,有人出力少,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怨气。而且,新来的苏医生救了人,我们除了提供食宿,似乎也没有更正式的回报。”他看向苏婉,目光温和带着歉意。
苏婉连忙摆手:“陈叔叔言重了,你们救了我和母亲的命,我做这些是应该的。”
“不,苏医生,父亲说得对。”陈默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救命之恩是一回事,持续的劳动和贡献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永远依靠‘应该’和‘情分’来维系一个群体的运转。尤其是在末世,公平,有时候比仁慈更重要。”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陈雪准备的一块白色书写板上。
“所以,我提议,正式建立‘贡献点制度’。”
这个词让除了陈雪外的其他人都微微一愣,连陈锋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贡献点?”老周沉吟着,“类似于……内部的货币?”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基于劳动和贡献的价值计量单位。”陈默拿起笔,在书写板上划下一条线,“末世,黄金、纸币都成了废品。最硬的通货,是能让我们活下去的东西——食物、药品、武器、燃料、安全的住所。”
他在线的上方写下“贡献”,下方写下“生存物资”。
“贡献点,就是连接这两端的桥梁。”陈默在中间画了一个等号,“每个人,通过完成任务、提供物资、贡献专业技能,获得贡献点。然后,可以用贡献点,兑换他需要的生存物资,或者换取特定的服务(如优先医疗、更好的居住条件等)。”
陈浩眼睛一亮:“这样就能量化每个人的付出和所得!比如,巡逻一天值多少点,种出一筐土豆值多少点,苏医生做一台手术值多少点……”
“没错。”陈默点头,“这样一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去赚取更多的贡献点。公平,清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