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制度的试运行

傍晚,结算时刻。

老周和陈雪坐在临时搬出来的桌子后,面前排起了长队。完成任务的居民们带着凭证(比如巡逻交接牌、上交的物资、或者……血淋淋的丧尸左耳),兴奋又紧张地等待着。

“王铁,清剿丧尸,确认左耳五只,记10点!”

“孙福,修复长柄斧一把,确认合格,记12点!”

“张婶,清洗全员衣物,确认完成,记3点!”

每报出一个数字,记录在陈雪的平板电脑里,相应的人脸上就会露出如释重负或欣喜的笑容。那不仅仅是数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人试图用破损严重的工具冒充可修复品,被老周火眼金睛识破,严厉警告并扣除了诚信分(新设立的附加规则)。有人对任务完成质量的评定标准提出异议,在老周和陈雪的解释下,最终也心服口服。

王铁拿着记了10点的“虚拟账户”,咧开嘴笑了。他盘算着,再完成几次类似的任务,就能给家里那小子换一把他一直想要的、带瞄准镜的弩了。

夜色降临,前哨站渐渐安静下来。但许多木屋里,亮着灯的窗户后,人们还在兴奋地低声讨论着今天的收获和明天的计划。一种久违的、名为“奔头”的东西,在这些饱经磨难的人们心中重新燃起。

老周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子,通过加密通讯向堡垒汇报:“首领,制度试行第一天,总体反应积极,远超预期。劳动和战斗积极性显着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评定标准需要细化的地方……”

堡垒指挥中心,陈默听着老周的汇报,目光落在监控屏幕上那些虽然疲惫却眼神发亮的面孔上,微微颔首。

贡献点,这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已经开始激起变革的涟漪。

而此刻,远在几十里外的一处废弃农业试验站,一个戴着破旧眼镜、衣衫褴褛却依旧试图保持着学者仪态的老人,正小心翼翼地将几包珍贵的杂交稻种塞进贴身的布袋里。他透过破碎的窗户,忧心忡忡地望着远处游荡的黑影,喃喃自语:“这些种子……必须送到需要它们的人手里……”

他还不知道,一个用贡献点衡量价值的新世界,正等待着他和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