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让我心头一震的,是吴刚的反应。
他一直悬浮在高处,镜面瞳孔映着桂树阵列的蓝光,没有说话,也没有下达任何指令。
直到所有数据归档完毕,人群悄然散去,他才缓缓降下,停在我面前一步之遥。
空气仿佛凝固。
他曾是规则的化身,是律典的执剑人。
一万年来,每一次伐桂九击,都是他对时间与系统的忠诚宣誓。
而现在,我亲手改写了最后一击的意义——把它从神圣仪式,变成了一个可编程的操作端口。
我以为他会愤怒,会质疑,甚至启动紧急回滚协议。
但他只是沉默地看着我,许久,忽然开口:
“从今起,第九击录入生物特征数据库。”
我的心猛地一缩。
来了——限制?备案?还是为将来某一天彻底封杀埋下伏笔?
可就在我屏息等待下一个字时,他却补充了一句:
“允许陆宇。”吴刚那句“允许陆宇”像一记低频脉冲,在我心头震荡许久。
我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站在原地,感受着传感手套上残余的微电流——那是刚刚第九击完成后,系统反向回馈的生命共振信号。
它不再冰冷,反而带着某种近乎温柔的律动,仿佛广寒宫本身也因这一击的变革而轻轻舒展了筋骨。
可就在我以为这场静默对峙即将结束时,吴刚竟没有退去。
他的镜面瞳孔缓缓收束,蓝光流转间,投影出第八次敲击的标准波形图。
下一瞬,他抬起机械臂,桂树阵列应声震颤,第八击落下,精准如万年不变的星辰轨迹。
然后——他停了。
半秒。
不多不少,正好是人类一次心跳的间隙。
空气凝滞。
监控屏上的能量曲线出现一个微妙的悬停点,像是在等待什么。
我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这不只是默许,这是邀请。
我几乎是本能地伸手,再次贴上振动板。
这一次,我没有调动任何算法辅助,也没有预演节奏,只顺着自己的呼吸,让心跳自然流淌进系统。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