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随着赵夫人进入院中。今日的堂屋似乎也特意收拾过,显得更加整洁。正堂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下方设着一张香案,香案上摆放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香烟袅袅,气氛庄重肃穆。
赵文渊先生今日也换上了一件略显正式的深色长衫,正站在堂中。他身边站着小孙子赵修远,同样穿着干净的小袍子。
见到众人进来,赵文渊微笑着迎上前。张老汉作为引荐人和旧友,率先上前拱手见礼,然后引荐陈延峰和张桂娘:“文渊兄,这便是彦儿的父母,陈延峰,张桂娘。”
陈延峰和张桂娘连忙上前,紧张又恭敬地躬身行礼:“拜见赵先生。”
赵文渊温和还礼:“不必多礼。”
寒暄过后,拜师仪式便正式开始了。
在赵文渊的示意下,陈延峰代表家庭,双手捧着用红布包着的束修(学费)以及那几条干肉(贽敬礼),恭敬地奉到赵文渊面前的案上,口中说道:“学生家长陈延峰,奉上束修薄礼,恳请先生收下小儿陈彦,严加管教!”
赵文渊并未推辞,这是古礼,象征着师道传承与学生的求学之心。他郑重地接过,放在孔子牌位前,表示已接纳此学生。
接着,便是最重要的环节——拜师。赵夫人端来一个蒲团,放在堂前。
陈彦在母亲的示意下,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端端正正地跪在蒲团上。在赵文渊温和目光的注视下,他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叩首毕,陈彦抬起小脸,用清亮的声音按照母亲事先教好的话说道:“学生陈彦,今日拜于先生门下,自当恪守师训,尊师重道,勤奋向学,不负师恩!请先生教诲!”
这一套流程,他做得一丝不苟,神情庄重,看得赵文渊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陈家人更是激动不已,张桂娘甚至忍不住偷偷抹了下眼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文渊上前,亲手将陈彦扶起,肃然道:“既入我门,当以读书明理为先。望你日后勤勉刻苦,修身立德,光大门楣。切记,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陈彦再次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