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文华奏对

“起来吧。”朱翊钧摆了摆手,“朕让你听的。你觉得,英国公所言,有几分真?几分假?”

冯保小心翼翼地回道:“英国公忠心为国,人所共知。其所奏案情,人证物证俱全,应无虚言。至于…至于牵涉京师之事…老奴不敢妄加揣测。”

“不敢揣测?”朱翊钧冷笑一声,“朕看你是知道些什么,却不敢说吧!”

冯保吓得再次跪倒:“老奴万万不敢!只是…只是此事牵涉太大,若无真凭实据,恐…”

“恐什么?恐动摇国本?”朱翊钧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朕看是恐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传朕旨意,三法司会审钱牧之、周廷璋一案,朕要亲阅所有卷宗!另外,让你东厂的人,给朕盯紧了那几个有嫌疑的商号,还有…宫里宫外,所有与钱牧之、周廷璋过往从密之人,都给朕细细地查!”

“老奴…遵旨!”冯保心头剧震,知道皇帝这是要动用东厂这把利刃了,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降临。

张惟贤回到府中,刚换下朝服,观云先生便再次悄然而至。

“国公爷,您面圣之后,各方反应剧烈。”观云先生语速略快,“武清侯府后门,午后有数辆马车悄悄离去,似是送往城外别业。都察院那位周永春御史,散朝后便匆匆去了城南一处私宅,那宅子的主人…与宫中陈矩公公的一位外甥有关。”

张惟贤静静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他今日在皇帝面前埋下的钉子,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了。

“还有,”观云先生压低声音,“首辅张先生府上,半个时辰前派人送来一份寻常的节礼,但其中夹了一张无署名的纸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京营,赵德海’。”

张惟贤目光一凝。张居正这是在向他传递信息,点明了京营中一个可能知情的关键人物——赵德海,正是游七之前汇报的那个,已死王焕的心腹守备!

“知道了。”张惟贤点了点头,“继续盯紧,尤其是通州人犯移交刑部大牢后的情况。”

“是!”

张惟贤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开始飘落的树叶。文华殿的奏对,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正在扩散。皇帝的态度已然明确,东厂这把刀即将出鞘,而张居正也隐晦地递来了橄榄枝。

接下来,就看这京师的浑水底下,最先被搅出来的,会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