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使不得,使不得!”王熙凤连忙抬手虚扶了一下,“都是亲戚,这么客气干什么。快坐下说话。”
刘姥姥这才局促地拉着板儿在炕边的椅子上坐下,喝了口茶,才定了定神,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二奶奶,不瞒您说,我们这次来,是实在没办法了。去年乡下收成不好,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想起早年和您娘家连过宗,便厚着脸皮来投奔,求二奶奶赏口饭吃,给点周济,让我们家把今年熬过去。”她说得情真意切,眼睛里都带着几分恳求。
王熙凤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炕沿,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换做平时,她可能还会像书中那样,先一番盘问,再拿捏一下架子,最后施舍几两银子打发了事。
但因为蒹葭的缘故,她不仅没有怠慢,反而多了几分耐心。
她沉吟片刻,对刘姥姥道:“姥姥的来意我明白了。都是亲戚,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只是这府里的事,我做不得主,还得禀明太太一声,才能给您答复。”
说罢,她便对身边的小丫鬟吩咐:“去荣庆堂给太太禀明情况,问问太太的意思”
小丫鬟领命而去。刘姥姥则由平儿领着去偏房等着了,刘姥姥心里七上八下的,只能紧张地等待着。
板儿则拿着平儿给的一块桂花糕吃着,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屋里的摆设。
没过多久,小丫鬟回来了,回话道:“回二奶奶,太太说了,确实是自家亲戚,让二奶奶看着斟酌处理。”
王熙凤心下了然,又着平儿将人请回正堂,脸上带着笑容,对刘姥姥道:“姥姥放心,太太那边我已经问过了。都是自家人,这事我应下了。”
她随即叫平儿:“平儿,去取五十两银子来。再去小厨房看看,有什么精致的点心果子,装一大盒子,给板儿路上吃。”
“五十两?!”刘姥姥一听这个数字,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拉着板儿,就要再次下拜,“谢谢二奶奶!您真是活菩萨!这五十两银子,真是我们的救命钱啊,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平儿很快取来银子和点心,那五十两银子,用一个厚厚的红布包着,沉甸甸的。板儿抱着装满点心的盒子,小脸上满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