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色更浓,风卷着初秋的落叶沙沙作响。
荣庆堂内,鸳鸯端着参汤悄无声息地折返,汝窑汤盅落在案上时,只发出一丝几不可闻的轻响。
她垂着眼,将汤盅递到贾母手边,指尖稳得没有半分颤抖,随后便退回原位,依旧是那副温顺恭谨的模样,仿佛方才匆匆的离席,不过是秋夜风动的错觉。
贾母接过参汤抿了一口,只当鸳鸯是贴心侍主,含含糊糊夸了句“伶俐”,压根没往别处想。
可一旁的陈平却抬眼,冷冷扫了鸳鸯一眼,那目光像淬了冰的刀锋,带着几分探究。
方才他虽盯着图纸,却隐约瞥见鸳鸯去时脚步匆匆,此刻她这般镇定,反倒透着刻意。
只是贾母未发话,他也不便多问,只将疑虑压在心底,静待夜色更深。
三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府院响起,敲得人心头发紧。
周嬷嬷揣着火折子,带着两个心腹粗使婆子,跟做贼似的往听竹轩摸去。
一路上,她腿肚子都在打颤,嘴里碎碎念着“佛祖保佑”。
找替罪羊?她是万万不敢的。
虽然府里都说林大姑娘的厉害,前几日薛家大爷那顿揍还在府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三姑娘是林大姑娘教出来的,才那么凶残。
但得罪林大姑娘顶多挨顿打,可违逆贾母,是要掉脑袋的!
周嬷嬷:要不我“造反”,拥护林大姑娘?
这三人借着墙根阴影,好不容易摸到听竹轩西墙下。墙根那簇翠竹长得正好,竹叶繁茂,平日里黛玉总爱命人搬个小凳坐在这儿看书。
秋风一吹,竹叶沙沙响,是个难得的清静去处。
此刻刚入秋,夜里还带着几分燥热,周嬷嬷蹲在草丛里,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压低声音吩咐:“快,把干柴塞进去,动静轻点,别惊动里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