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仁德与现实

刘备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翻身下马,走到老翁面前,想将他扶起。手指触碰到老翁的胳膊,那触感硌人,几乎只有一层皮包裹着骨头。

老翁吓得浑身一颤,抖得更厉害了。

刘备沉默地从马鞍旁的行囊里,取出自己的一份干粮——几个粗糙的麦饼,还有些肉脯。这是军粮,他作为主将,份额稍多些。他将这些食物,轻轻放在老翁那个破瓦罐旁。

老翁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食物,又猛地抬头看看刘备,眼神里的恐惧逐渐被一种巨大的、近乎疯狂的惊喜取代。他猛地磕头,额头撞在坚硬的土地上,砰砰作响:“谢谢将军!谢谢将军活命之恩!谢谢……”

他语无伦次,抓起一个麦饼,却没有立刻塞进自己嘴里,而是颤巍巍地转身,向着不远处一个草棚跑去,边跑边嘶哑地喊:“娃!娃!有吃的了!官军老爷赏吃的了!”

刘备站在原地,看着老翁踉跄的背影,拳头不由自主地攥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那刚刚愈合不久的旧伤处又传来隐隐的刺痛。

小主,

一份干粮,能救几人?能救几时?

他身后这五百余骑兵,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巨大。他们的粮草,是涿郡豪绅资助,是沿途郡县勉强挤兑,甚至部分来自剿灭小股黄巾的缴获。每一粒粮食都至关重要,关系到能否按时抵达南阳,关系到这支初生力量的存续。

他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宝贵的军粮分给这漫山遍野、望不到头的饥民。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军队崩溃,然后所有人,包括这些饥民,一起陷入更大的绝望和死亡。

这种清醒的认知,像一把冰冷的锉刀,反复磨搓着他的神经。他拥有超越千年的见识,知道如何训练精兵,知道一些未来的历史走向,甚至知道如何制造更先进的武器……但在这一刻,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最原始的饥饿与死亡,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心系百姓?刘备的仁德之心在他胸腔里灼烧,带来剧烈的疼痛。而王野的理性与冷酷,却又无比清晰地告诉他现实的残酷。这两种情绪在他体内疯狂撕扯。

“大哥……”关羽低沉的声音传来。不知何时,他也下了马,走到刘备身边。他看着那老翁消失的草棚方向,丹凤眼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关切,有怜悯,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此类情形,沿途皆是……我等,有心无力。”

张飞也凑了过来,他憋红了脸,猛地一拳砸在旁边枯死的树干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直娘贼!这世道!这些杀千刀的蛾贼!还有那些狗官!若不是他们逼反了百姓,何至于此!”他的怒吼在旷野中回荡,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刘备缓缓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弥漫着死亡与绝望气息的空气。再睁开时,眼底的痛苦已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坚硬的悲哀。

“云长,翼德。”他的声音平静了下来,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分量,“我等此去南阳,助朱儁将军平叛,非为功名利禄,实为早日终结这乱世之象。黄巾若不平,天下动荡不止,百姓之苦,永无尽头。”

他像是在对两位兄弟说,又像是在对自己宣誓。

“然,平乱需刀兵,刀兵亦需粮草。我等之力,如今微薄,救不得眼前所有人。”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远远窥探、却又不敢靠近的难民,他们的眼神麻木而贪婪地盯着刚才刘备放下食物的地方。“唯有以战止战,以杀止杀,荡平寇乱,还天下一个太平,方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