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招揽廖化

那青年听到“刘备刘玄德”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惊异和波动,但随即又被警惕覆盖。他咬了咬牙,道:“原来是刘使君……哼,官字两张口,说得好听!我等皆是活不下去的苦命人!若非官府欺压,豪强盘剥,谁愿意提着脑袋干这掉脑袋的营生!”

他身后的人群也响起一阵嗡嗡的附和声,充满了怨气。

刘备并未动怒,反而点了点头:“民生多艰,备亦深知。然则,拦路劫掠,终非长久之计,亦害了无辜行旅。我看你颇有气度,不像甘愿为匪之人,可愿告知姓名,道明缘由?”

那青年见刘备态度诚恳,言语间并无一般官员的倨傲与蔑视,戒备之心稍减,犹豫了一下,终究叹了口气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在下廖化,字元俭,襄阳中卢人……曾……曾误入歧途,追随张角……”他说到此处,脸上露出一丝痛苦和羞愧之色。

“张角死后,其骗局早已昭然若揭!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不过是裹挟百姓、满足私欲的谎言!我等求活之人,不过是他们野心的牺牲品!”廖化语气激动起来,“后来官军剿匪,我也曾想投效,戴罪立功,重新做人!可那些官军将领,视我等如猪狗,要么驱为前锋送死,要么随意打杀,根本无人真心接纳!不得已,才带着这些同样无路可走的乡亲,在此苟延残喘……”

廖化的话语,充满了无奈、悲愤与一丝未能泯灭的良知。他身后的那些人,也纷纷低下了头,有的甚至开始低声啜泣。

刘备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小主,

廖化!竟然是廖化!这个名字在他融合的记忆里,瞬间变得清晰无比。那个在历史上,从黄巾余孽到季汉忠臣,历经整个蜀汉兴衰,直到蜀汉灭亡后仍试图复兴汉室的老将!民间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谚语,虽带调侃,却也道尽了其忠诚与坚韧!这是一位能力或许并非顶尖,但忠诚可靠、兢兢业业、可托付重任的良将!

没想到,竟在此地,以此种方式相遇!

刘备看向廖化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充满了欣赏与真诚。他翻身下马,这个动作让赵云和廖化等人都是一惊。赵云急忙也下马护卫。

刘备却摆摆手,示意赵云不必紧张,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廖化面前,目光直视着他:“元俭,你所言之事,备深信不疑。张角之乱,根源在于朝政昏暗,民生凋敝,非尽尔等之过。你能迷途知返,心存忠义,更是难得。”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足以让所有人都听到:“我刘备,虽为汉室宗亲,朝廷命官,但亦出身寒微,深知百姓疾苦。我之所愿,乃是扫平奸佞,匡扶汉室,使天下黎民能得安居乐业!而非一味屠戮求功之辈!”

他的目光扫过廖化身后那些面带菜色、眼神惶恐的汉子,语气更加恳切:“尔等皆是大汉子民,若非走投无路,谁愿背井离乡,刀头舔血?今日相遇,便是有缘。我欲前往青州平定黄巾之乱,正是用人之际。元俭,还有诸位乡亲,若信得过我刘备,可愿弃了这刀口舔血的营生,随我同往青州?我不敢保证荣华富贵,但可承诺,必以真心待之,有功必赏,有饭同食,有我刘备一口吃的,就绝饿不着诸位!他日若能安定地方,诸位皆可回乡与家人团聚,或落户为民,或从军报国,皆由尔等自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