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身躯猛地一震,脸色变幻不定。传国玉玺,自父亲孙坚在洛阳井中所得,便一直是孙家的秘密,也是袁术梦寐以求的宝物。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这是父亲的遗物,是皇权的象征……
然而,就在这挣扎的瞬间,一个低沉而恳切的声音,在他脑海中清晰地回响起来。那是在徐州,刘备通过韩当带给他的劝告:
“玉玺虽贵,然终究是死物,乃招祸之根苗,于创业无益!不若以此作为质押,向袁术换取兵马、粮草、军械!袁术梦寐以求此物,必愿付出代价!如此,伯符可得实实在在的兵力,脱离牢笼,龙归大海!以伯符之能,与诸位将军辅佐,横扫江东,恢复文台兄基业,指日可待!”
当时听闻,他虽觉有理,却总有不舍。如今,身处这进退维谷的绝境,再回想刘备之言,字字如刀,剖开迷雾,直指核心!是啊,死物!招祸之根苗!拿着它,袁术会永远猜忌、打压自己!用它换兵马,换一个海阔天空的未来!
孙策猛地抬起头,眼中所有的犹豫、挣扎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锐利如鹰隼的光芒。他环视麾下众将,声音沉静而有力:“吕子衡所言极是!玉玺留之无益,反是祸端!当以此,为我等换取一个前程!”
他看向朱治、吕范,又看向程普、韩当、黄盖等老将,众人眼中皆燃起振奋的火焰。
“明日,我便去见袁术!”
次日,袁术府邸。
袁术高坐堂上,身着锦袍,意态闲适,只是那双细长的眼睛里,不时闪过审视与算计的光芒。他看着阶下恭敬行礼的孙策,心中暗自冷笑,这头小老虎,失了庐江,怕是来哭诉的吧。
“伯符来了,庐江之战,辛苦你了。”袁术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诚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策抬起头,脸上已满是悲戚与愤懑之色,他声音哽咽,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激愤:“袁公!策无能,父仇未报,每每思之,痛彻心扉!今母舅吴景,为助袁公大业,竟被那刘繇无端从丹阳逼走,策身为子侄,不能援手,愧对母舅,更愧对先父在天之灵!”
他这番声情并茂的哭诉,倒是让袁术微微动容。孙策的勇悍他是知道的,其父孙坚之死,也确实与刘表有关。
孙策见袁术神色略有松动,趁热打铁,猛地抱拳,语气决然:“袁公!策愿倾尽所有,只求借得雄兵数千,支援母舅,东渡长江,共击刘繇,为袁公拿下丹阳,亦为策雪耻报仇!”
袁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讥诮,捋着短须,慢悠悠地道:“伯符啊,非是我不借兵与你。只是如今各处用兵,粮草军械皆是紧缺。庐江战事刚息,兵马亦需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