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诸侯反应

袁术于寿春僭号称帝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一瓢冷水,瞬间在天下诸侯间炸开了锅。惊愕、愤怒、鄙夷、窃喜……种种情绪在各方势力的权力中枢弥漫。而紧接着,由徐州郯城发出的、盖有刘备镇东将军印信和假节钺符节的讨逆檄文,更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四方。

这篇檄文辞锋犀利,义正词严,历数袁术从骄奢淫逸、祸乱地方到截断贡赋、私藏玉玺,直至今日悍然称帝的累累罪行,斥其为“国贼”、“汉蠹”,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举义兵,清君侧,诛逆臣,扶保汉室。檄文末尾,刘备以汉室宗亲、假节钺督四州军事的身份,宣告将亲率王师,讨伐不臣!

此檄文一出,天下震动!

许多原本对刘备印象模糊,或仅知其“仁义”之名的士人、豪强,此刻皆为之侧目。在汉室威严扫地、纲常紊乱的末世,竟还有如此旗帜鲜明、率先站出来维护汉室正统的强势诸侯?许多心怀汉室或身怀抱负却苦无明主的贤才,如颍川隐士、荆襄名流、乃至避祸江北的江东士人,都不由得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坐拥青徐、看似低调却在此刻爆发出惊人能量的刘备身上。郯城,一时间成为了天下忠义之士瞩目的焦点。

兖州的曹操拿着先后送来的两份急报,一份是袁术称帝的详情,另一份便是刘备那篇文采斐然、气势磅礴的讨逆檄文。他细长的眼睛眯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看不出喜怒。

谋士荀彧面色铁青,胸膛因愤怒而微微起伏,他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主公!袁术狂悖,竟敢行此篡逆之事!汉室虽微,然君臣纲常乃天地至理!此贼不诛,天下何存?彧请主公,立刻发兵,讨伐国贼!”

戏志才相较于荀彧的激愤,显得更为冷静,他肃然对曹操道:“主公,文若先生所言,乃大义。然站在我军立场,袁术僭号,自绝于天,亦确是上天赐予我等名正言顺扩张势力的良机。刘备已抢先发布檄文,占了‘首义’之名,声望大涨。我军若迟迟不动,于大义有亏,亦失先机。”

程昱则更为直接和现实,他接口道:“志才所言不差。刘备既愿做这出头椽子,便让他去做。我军方定兖州不久,元气未复,粮草亦不充裕,实在不宜首当其冲,与袁术主力硬碰。不若即刻发布檄文,响应刘备,共讨国贼,先占据道义。然后,”程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令刘备先去与袁术纠缠,消耗实力。待其两败俱伤,战况胶着之时,我军再以雷霆之势,自兖州南下,收取豫州颖川、陈国等富庶之地!如此,既可避其锋芒,又能攫取实利,事半功倍!”

曹操捋着短须,沉吟不语,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心中急速权衡。片刻,他猛地一拍案几,决断道:“文若、志才、仲德之言,深合吾心!刘备欲揽这勤王首功,便由他去!传令,即刻起草檄文,响应刘备,共讨国贼袁术!措辞要严厉,立场要鲜明!”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带着一丝算计:“另,密令元让、子孝等将,于兖豫边境陈留、梁国一带,整军备武,囤积粮草,多派斥候,密切关注豫州动向!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入豫州!告诉诸将,耐心等待,猎物,总会露出破绽的!”

“主公英明!”众谋士齐声领命。曹操的策略很清楚:高调声援,低调备战,坐山观虎斗,伺机摘取最大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