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未雨绸缪

“就以我们蔡家牵头,联合王、李、张几家,各家根据能力,至少派出三至五名精壮丁勇,携带棍棒刀枪,统一由蔡谷调度指挥。巡逻范围需扩大,不仅官道,各家庄园之间的连通小路、附近山林入口,皆要覆盖。每日分作三班,昼夜不停。一应粮秣、必要器械开销,可由我家先垫付,日后按各家出丁比例或田产多寡分摊。”

“老奴即刻去与各家商议具体章程,定下契约,以免日后纷争。”

福伯应道,随即面露难色:

“只是……女公子,如此动静,虽为自保,但毕竟聚拢丁壮,武装巡行,是否需先知会县府一声?陈县令那里,若由他人口中得知,恐生猜忌,反为不美。”

蔡琰沉吟片刻。直接组建民间武装,确是大忌。

她想起前世听闻的一些地方豪强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反而在乱世中得以自保的例子,但亦须掌握分寸。

便道:“福伯所虑极是。这样,你可持我蔡家名帖,亲自去一趟县衙,拜会陈县令。言辞务必恭谨,陈明近来流民日增,匪患堪忧,乡里士绅百姓皆惶恐不安。“

”为保境安民,减轻官府压力,我等几家愿自发组织丁壮,于各家庄园外围及连通要道巡防,只为预警与自保,绝不敢僭越官法,一切行动皆听从县衙调度。如此,既表明我等拳拳之心,又将主动权部分让与官府,或可减少阻力。”

她此举,旨在给官府一个台阶下,将“私建武装”包装成“协助官防”,姿态放低,力求名正言顺。

福伯心领神会,深知其中分寸,领命而去。

蔡琰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真正的考验,在于这支仓促组建的联合力量,能否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发挥作用。

处理完外务,蔡琰又将注意力放回内部。

她再次召见了那位跟随过军中郎中的仆妇张氏,考较其学习《救伤备要》的进展。

张氏是个沉稳细致的妇人,几日下来,竟已将基础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之法掌握得颇为熟练,还能说出些伤情轻重的判断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