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龙出陈留惊四海

这些地方往往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然而,琰堡的军队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貌。

他们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对当地百姓的生活没有造成丝毫干扰。

对于那些真心归附的人,琰堡给予安抚和保护;

而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人,则毫不留情地以绝对的武力将其碾碎。

与此同时,随军的文吏们迅速行动起来,接管地方的行政管理工作。

他们高效地恢复了社会秩序,分发粮种,组织生产,让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高度的组织性和执行力,让人惊叹不已。

更令人瞩目的是,琰堡此次出击并非盲目扩张。

徐庶在幕后运筹帷幄,精准地把握了周边大势力如刘岱、袁术等相互猜忌、无暇他顾的时机,迅速而有效地吞并、整合那些“无主之地”。

他的行动果断而决绝,策略老辣而成熟,完全不像是一个新兴势力应有的表现,反而更像是经过长时间谋划和准备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琰堡对外的人才招揽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无疑为琰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其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具竞争力。

在徐庶的密信联络下,其昔日好友,颍川名士石韬(广元)、孟建(公威),为避中原战乱,亦感于蔡琰之声望与琰堡展现出的潜力,相继携家带口,北上投奔。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琰堡文官体系的力量,石韬长于民政,孟建精于谋划,立刻被蔡琰委以重任。

而毛玠也从荆州传回好消息,凭借蔡邕的名望和琰堡日益凸显的实力,与荆州蒯氏、蔡氏等大族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隐约得到了州牧刘表“保持友善,互通有无”的默许。

水镜庄方面,虽然诸葛亮、庞统等核心弟子尚未有投效之意,但对琰堡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徐庶之名也开始在荆襄士林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