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玉玺为饵

吴郡,将军府邸。

夏末的江风带着湿热的潮气卷入堂内,却吹不散弥漫其中的凝重与躁动。

孙策将蔡琰的密信重重拍在案几上,虎目扫过堂下端坐的周瑜、张昭、程普、黄盖等文武心腹。

“诸公都看看吧!陈留蔡琰来信,催促我等即刻起兵,袭扰袁术后方,以解徐州刘备之围。信中言明,袁术大军被牵制在盱眙,后方空虚,正是天赐良机!”

孙策的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我等寄人篱下,仰袁术鼻息已久,如今兵甲已备,粮草虽不丰,亦有陈留承诺支援,此时不起,更待何时?”

老成持重的张昭率先开口,眉头紧锁:

“伯符,切莫急躁。袁术虽大军在外,然寿春城高池深,留守兵力亦不容小觑。且我军根基未稳,若贸然起事,一击不中,恐遭袁术疯狂反扑,届时陈留远水难救近火啊。”

程普、黄盖等宿将虽渴望重返江东故土,开疆拓土,闻言亦觉有理,纷纷点头称是。

孙策眉头大皱,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周瑜:“公瑾,你意下如何?”

周瑜一身白衣,姿容俊美,此刻却目光沉静,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他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轻点寿春。

“伯符雄心,瑜深知之。张公所虑,亦是老成谋国之言。直接起兵,风险确实太大。”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然,机会确已出现,不可错过。关键在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并能确保袁术无暇,或者说,无力全力报复我等。”

“公瑾有何妙计?”孙策急问。

周瑜转身,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以其所欲,饵之。”

“何解?”

“袁公路最大的欲望是什么?”

周瑜自问自答,“非是徐州一城一地,而是那至高无上的帝位!而称帝,需要何物?传国玉玺!”

堂内瞬间一片寂静。

传国玉玺,自孙坚在洛阳井中得到后,便成了孙氏最大的秘密和心病。

孙坚因此物而亡,孙策兄弟因此物而不得不依附袁术。

“公瑾的意思是…将玉玺献给袁术?”

孙策的声音有些干涩,拳头不自觉握紧。

那不仅是父亲用命换来的宝物,更象征着天命所归,他内心深处,何尝没有据为己有,以待天时的念头?

“非是白送,”周瑜语气斩钉截铁,“是交换!用玉玺,向袁术换取你父亲旧部,换取粮草军资,更重要的是,换取一个‘合法’脱离他,向江东发展的名义!”

他走到孙策面前,目光灼灼:

“我们可对袁术言明,愿献上玉玺,助他成就大业,但我等不愿困守淮南,请求率兵南下,为他平定江东,扫除刘繇、严白虎等割据势力,为他将来的‘帝国’开拓疆土。袁术得玺心喜,又见我们愿为其前驱,攻打难啃的江东,必会应允!届时,我们便可名正言顺脱离袁术,以江东为基业,龙归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