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处理完政务,亲自端着一碗参汤来到郭嘉静养的小院。
只见郭嘉披着厚裘,坐在廊下,正安静地看着庭中积雪的枯枝,眼神不再是以往那般洞悉世事的锐利,反而多了几分平静与澹然。
“奉孝,今日感觉如何?”蔡琰将参汤递过去,轻声问道。
郭嘉接过,微微一笑,声音虽仍虚弱,却清晰了许多:
“劳主公挂心,感觉松快了不少。张先生真乃神医。”
他顿了顿,看向蔡琰,“外面……局势如何了?”
蔡琰知道瞒不过他,便简要将曹操退兵、戏志才病亡、刘备受封、孙策得扬州牧后动向等事一一说了,也包括她依郭嘉之前策略,逐步渗透广陵,以及尝试与刘表缓和关系等举措。
郭嘉静静听着,末了,轻轻叹了口气:
“戏志才……可惜了。曹孟德失一臂膀……然其根基深厚,荀文若等人在,乱不了。半年安稳……或可期。”
他看向蔡琰,目光中带着赞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主公做得很好,比嘉想象的还要好。制衡刘备,引动孙策,稳住内部……已得乱世生存之要义。”
蔡琰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若非奉孝先前谋划,与及时赶回,我……我等恐怕早已……”
“过去之事,不必再提。”
郭嘉打断她,转而问道,“陛下近日可好?”
“陛下一切安好,只是时常问起奉孝病情。”
蔡琰答道。年幼的天子刘协,对这位智计百出、又曾教授他知识的祭酒,有着特殊的依赖和感情。
“待我再好些,便去觐见陛下。”
郭嘉点点头,随即又微微蹙眉,“然则,主公需知,眼下平静,只是暴风雨的前奏。曹操必不会甘休,其在整合内部,积蓄力量。袁绍北方之患未除,一旦其缓过气来……孙策,更是一头养不熟的勐虎,给予其扬州牧之名,是驱虎吞狼,亦是纵虎归山,待其消化淮南,利爪必向北伸。”
“我明白。”
蔡琰神色凝重地点头,“如今我军虽据青州、部分徐州,然两州皆经战乱,民生凋敝,急需恢复生产,积蓄力量。与刘备同盟,亦需时间巩固。这半年,对我们同样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
郭嘉赞许道,“广积粮,高筑墙,缓称霸。内修政理,外结盟友。青州有文远,沉稳可靠;徐州……需牢牢抓住彭城、下邳,广陵亦要逐步掌控。水师……未来对抗孙策,水师不可或缺,可在东海、广陵暗中筹建……”
他又低声提点了几处关键,但显然精神不济,说一会儿便要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