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四方雷动

他详细部署:

1. 派遣干吏,速定秩序:

立即从中央及青徐抽调大批经过考核的文官,由国渊、枣祗等能吏统领,火速奔赴陈留、东郡、济南等地,接管政务,清丈土地,登记户籍,推行朝廷的减税令、屯田制。

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新附之民感受到与曹操统治时期截然不同的“朝廷恩泽”。

2. 整编军队,去芜存菁:

对投降的曹军及臧霸旧部,进行严格甄别。

精锐者打散编入赵云、张辽等部;

老弱者发放路费遣散归农;

心怀异志者,或调离原籍,或予以清除。

同时,从北军中抽调骨干,充实新占区防务,确保军权牢牢掌握。

3. 经济掌控,盐铁专营:

迅速接管三郡的官营作坊、特别是盐铁之利。

利用朝廷均输平准体系,调剂物资,平抑物价,打击投机,使新附之地经济尽快与朝廷本体融合。

4. 舆论引导,宣扬正统:

组织文胆,大量撰写文章、告示,宣扬朝廷收复故土的正义性,揭露曹操此前统治下的“苛政”,将“王师所至,万象更新”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严厉镇压任何敢于质疑朝廷统治的言论。

“此外,”郭嘉看向地图上的荆州和江东,

“孙伯符的行动,想必也快到图穷匕见之时了。

无论其成败,荆州必乱。

元直,派往荆州的使者人选需得力,一旦有变,立即出发,我们要抢在所有人前面,以调解之名,行介入之实。”

“还有幽州,”他补充道,

“传令鲜于辅,袁绍既暂取守势,便抓住机会,稳扎稳打,巩固现有城池,招募流民,训练乡勇,将我们在幽南的根基扎得更深!”

一道道政令从彭城发出,这个新兴的政权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试图将纸面上的胜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统治力。

四、 南方的暗影与未来的钩子

襄阳城内,刘备的馆驿。

他看似闲适,每日与荆州名士饮宴清谈,但关羽、周仓等心腹已悄然将部分精锐部曲化整为零,暗中南移,指向荆南方向。

刘备深知,朝廷的扩张和曹操的受挫,使得刘表对他的戒心可能稍减,也可能因压力增大而更加猜忌。

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一旦时机出现,便能迅速脱离襄阳这个牢笼,奔赴那片渴望已久的天地。

而在江夏,孙策派出的死士,已如同幽灵般渗透进了黄祖控制的区域。

他们伪装成商贩、渔民,甚至混入了守军之中,耐心等待着那个能一击必杀的机会。

江面上的雾气愈发浓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腥。

这个冬天,彭城朝廷凭借郭嘉的妙算和“朝廷正统”的大旗,取得了自成立以来最辉煌的扩张成果,全据青徐兖三州,势力直逼中原腹地,天下震动。

然而,荣耀与危机并存。

曹操的隐忍刻毒,袁绍的庞大势力和摇摆下的威胁,南方孙策的锐意复仇与刘备的蛰伏待机,以及内部消化巨大战果的艰巨挑战……都如同层层阴云,笼罩在彭城的上空。

朝廷这艘大船,在惊涛骇浪中奋力前行,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礁密布。

郭嘉站在行宫的高处,望着阴沉的天空,轻轻咳嗽了几声。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艰难,也更加关键。

曹操的报复、袁绍的最终抉择、荆州的变局……任何一处的火花,都可能引爆一场席卷天下的更大风暴。

“乱世之棋,中盘搏杀最是凶险。”

他低声自语,眼中却毫无惧色,只有洞悉一切的冷静与跃跃欲试的锋芒,

“且看这四方雷动之下,最终……谁主沉浮。”

远方的天际,隐隐有冬雷滚过,仿佛在回应着他的低语。

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