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形势依旧严峻,但来自朝廷“暗助”的那批箭簇药材,以及关于曹军局部动向的模糊情报,如同雪中送炭,让刘备确信北方的朝廷并非坐视不理,抵抗的决心更加坚定。
关羽甚至组织了几次成功的夜间反击,虽然未能扭转战局,却也使得曹军不敢再像以往那般肆无忌惮地围攻。
更重要的是江东态度的变化。
周瑜虽然提出了联曹的激进之策,但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终究难下决心与野心勃勃的曹操深度捆绑。
加之朝廷密使“无意”透露的李典奇袭计划,让周瑜和孙权都看清了曹操对江东的潜在威胁。
最终,孙权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策略:
一方面继续向曹操索要钱粮军械,虚与委蛇;
另一方面,则默许了周瑜对长江水道控制的加强,并允许少量以“私人”名义的物资,通过更隐蔽的渠道流入刘备控制区。
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使得曹操始终无法放心地将侧翼完全交给江东,不得不分出部分精力防备,进一步缓解了襄阳正面的压力。
曹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北面朝廷的压力如芒在背,正面襄阳久攻不克,江东孙权首鼠两端,粮草转运日益艰难。
他敏锐地感觉到一张大网正在收紧,却看不清网绳究竟握在谁手,又将从何处发力。
他连续召集谋士议事,贾诩建议放弃襄阳,集中兵力稳固已占领的荆州北部,防范朝廷;
程昱则主张不惜代价,强攻襄阳,速战速决。
争论不休中,宝贵的时光一点点流逝。
章武十三年秋,一切准备就绪。
洛阳。
蔡琰为即将出征的徐晃、郝昭设宴饯行。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核心的几位重臣在场。
“此战关乎国运,二位将军当深知。”
蔡琰举起酒杯,目光沉静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