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龙旗西指与蜀道烽烟

章武十四年春,汉中盆地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农耕景象。

蒋琬治政有方,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引得关中流民纷纷来归。

通往关中的褒斜栈道在马钧主持下已修复大半,商旅往来渐频。

朝廷设立的官学书声琅琅,新推行的《均田令》在细致清查户口田亩后,开始将无主荒地授给佃农和流民。

汉中,这个新附不过半年的战略要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纳入洛阳朝廷的治理体系,成为帝国版图上又一块坚实的基石。

然而,这份安宁之下,是紧绷的战备。

徐晃、郝昭的大军并未松懈,日夜操练,尤其是针对蜀道艰险的山地作战与攻城演练。

格物院新运抵的五十架改进型“猛火油柜”和数百具连弩被配发至精锐部队,工匠随军指导。

汉中,俨然已成为朝廷西征益州的前进基地。

就在朝廷厉兵秣马之际,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消息从益州传来——曹操在成都,正式祭天称帝,国号“成”,改元“章武”,与洛阳朝廷的年号针锋相对!

他追尊曹嵩为皇帝,立曹丕为太子,大封文武,并颁布檄文,痛斥蔡琰“牝鸡司晨,伪托汉统”,诸葛亮“助纣为虐,祸乱朝纲”,宣称自己乃“承汉继天,拨乱反正”之正统!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震动,旋即群情激愤!

曹操此举,无异于在政治上公开决裂,将南北对峙的局面彻底明朗化、敌对化。

“曹贼安敢如此!”

麟德殿上,庞统怒发冲冠,

“僭越称帝,大逆不道!

主公,当立即发兵,踏平成都,擒杀此獠!”

“士元稍安。”

诸葛亮声音沉稳,压下了殿内的骚动,

“曹操称帝,虽显猖狂,实则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其失汉中,退守巴蜀,地蹙民疲,此举不过是为凝聚内部人心,抗拒王师罢了。

然,其既僭号,便是自绝于天下,我朝讨伐,名正言顺!”

他转向蔡琰,肃然道:

“主公,曹操称帝,于我而言,非是坏事,反是加速天下归一之契机。

可立即以陛下(刘协)名义,颁布《讨逆诏》,昭告天下,历数曹操累累罪行,尤其是其篡汉自立之罪,号召天下忠义共讨之!

同时,命各州郡,尤其是新附之地,大张旗鼓宣扬曹操之逆行,彻底剥夺其政治上的任何合法性!”

“准!”

蔡琰凤眸含霜,斩钉截铁,

“即刻拟诏,传檄天下!

告诉徐晃、郝昭,加紧备战,待秋粮入库,便是我王师西征,克定益州之时!”

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讨逆诏》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

诏书文辞犀利,引经据典,将曹操“阉宦遗丑、挟持天子、祸乱朝纲、欺凌同僚、残害忠良、直至今日篡汉自立”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并重申洛阳朝廷乃唯一合法之汉室正统。

这道檄文如同精神上的雷霆,给予了曹操集团沉重的打击,也使得一些原本对曹操还抱有幻想或处于观望的势力,彻底倒向了洛阳。

与此同时,针对益州的军事、经济、舆论封锁全面加强。

汉中前线,斥候活动愈发频繁,小规模的山地渗透与反渗透战斗时有发生。

通往巴蜀的所有商道被严格管制,尤其是盐铁等战略物资,严禁流入。

朝廷“暗部”的细作在益州境内更加活跃,一方面散布恐慌,渲染朝廷军威;

另一方面,则加紧联络益州本土对曹操统治不满的士族豪强,如谯周、杜琼等人,许以高官厚禄,策动内应。

成都,新落成的“成汉”皇宫(原益州牧府改建)。

登基大典的喧嚣过后,曹操面对的是更加严峻的现实。

称帝带来的短暂凝聚力,无法掩盖地盘缩小、资源匮乏、外部压力空前的困境。

朝会上,气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