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师徒联手

赵瑞在洛阳看到朝廷邸报,不过他是文科生,研究古文时,读了很多历史书籍,尤其是唐朝历史,但毕竟不是历史专业,或者唐史专业,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了解,所以对这次事件始末并不清楚。所以收到朝廷诏令,赵瑞来到左骁卫大营擂鼓聚将。

现在的左骁卫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赵瑞居中坐下,作为洛阳留守的温大雅带着长史、户曹等人也匆匆赶到大营,坐在主桌一旁听候调遣,战事一起,留守等人必须做好民夫征召、军粮和物资支持。

窦静作为左骁卫行军长史,赶紧汇报人员物资情况。

“禀大将军,左骁卫目前在册兵士三万五千二百一十六人,实际在营人数两万三千一百一十七人,其余轮休在家,马匹五千四百八十二匹,粮草一万五千石。铁甲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二具,皮甲两万六千三百二十七套,弓箭六千具,箭矢二十万,槊七千四百五十六杆,刀具三万六千把。大车六百辆,驽马、牛、骡子共一千二百五十一头。请大将军过目“。

说完将册子放在赵瑞案头。赵瑞点点头,看向温大雅,

“温留守,三日内征兆三千民夫,四百辆大车,将以上粮草运送太原,七日内再征集粮草五千石,三百辆大车,送到太原,可否办到?“

虽然温大雅和赵瑞算是忘年交,而且洛阳留守的职权说实话是大于驻军大将军的,但是作为战时,赵瑞被任命为河东道行军总管,在军营里,温大雅就必须听从赵瑞的安排调遣,要是认为赵瑞不对,可以建议,甚至可以上表弹劾,但命令还是要遵守。

这也是唐朝为什么能军力强盛的原因,不像后世宋、明时期,一个七品文官能把一个二品武将呵斥的满脸口水,不敢抬头说话。

温大雅规规矩矩起身,和身后几人商议一下,拱手道:“回大将军,可以办到。“

赵瑞看了看众人,开始分配任务:

“丘行恭“。

“在“!

“你带领一千骑兵及左骁卫所有步兵,三日后押送粮草军械,前往太原,二十日之内必须赶到太原城。可有疑问?“

“遵令,没有疑问。“

丘行恭作为老军伍了,洛阳距离太原八百多里路,要是以往,他绝不敢在二十日内赶到太原,但左骁卫三个月的训练演练他可是全程参加,这点底气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