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考核结果

文臣这边,领衔的是杨恭仁,被封为宋国公、宇文士及为英国公,王珪是荣国公,房玄龄是梁国公,刘政会卢国公,裴寂是颍川郡公,孔颖达鲁国公,杜如晦宿国公,韦挺是申国公,温彦博为蔡国公,吏部侍郎许敬宗成了安阳郡公。

地方上李大亮和杨师道受封国公,分别是陈国公和郑国公。杨师道受封国公,让杨家很高兴,一门两个国公,还有一个弟弟杨续封了伯爵,这些爵位可不是门荫来的,这次封爵都是有功之臣的爵位,后期还会出现一批爵位,那就是荫封的了,比如裴律师,他老子裴寂有爵位,儿子裴承先也有爵位,那裴律师就会很尴尬,朝廷就会给予册封,不过是空头爵位罢了,当初赵光和赵祥的爵位就是这么来的。

李承道的唐国公这次被改了,毕竟李渊先做的唐国公,然后再开国称帝的,这个称号大家就提出了异议,赵瑞从善如流,将其改为晋国公。

武士彟从原先虢国公降成夏阳县公,这对武士彟来讲已经是意料之外了,要不是他现在洛阳要根据赵瑞的意思建设货物集散中心,估计能给个侯爵就算是高的了。

公爵里面还有为了安抚边疆的爵位,比如阿史那思摩的邗国公,冯蛊的越国公。

除了房遗直的临淄侯外,其他几个兄弟都根据这次战场表现授封爵位,就连裴承先这次也混了个伯爵。

除此之外大明还有侯爵还有六十多人,伯子两个爵位却相对较少,分别不过五十来个人。男爵却多了起来,一共有近两百位,这很多都是授予在战场上表现耀眼的低级将士的。

大明王朝的贵族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当然不少人也明白,这次封爵之后,再想着获得爵位那只有从军功上获取了。

大明爵位世袭制,但也是降等袭爵,这一点众人并不意外,一个国公降等袭爵也能承袭七代人,有时候因为功劳比较大,皇家为了表彰甚至可以两三代人不降等袭爵,七代人里面还是没有出人才,那你们家族完蛋就完蛋吧。

封爵诏书完毕之后,孔颖达又宣读了各爵位相对应的品级、待遇等等。接下来朝廷会根据这些爵位对官员父母、夫人进行册封。

得到爵位的兴高采烈,未获得爵位也早知道知道自己不够格,羡慕之余只能拼命上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