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政议

众人都停了话头,看向门口。糜竺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捧着个锦盒,身后跟着个戴帷帽的随从。见过主公。他将锦盒放在案上,这是从邺城带来的新茶,袁绍那边的人都爱喝这个。

成大器打开锦盒,茶叶形似雀舌,带着清香。子仲先生一路辛苦,情报网的事,还要多劳烦。

糜竺眼中闪过一丝郑重:主公放心,商队的掌柜都是族中子弟,可靠得很。属下已让他们在各州的货栈设个信鸽房,寻常消息用鸽子传,要紧的就写在绢布上,藏在茶叶罐里。他转向那戴帷帽的随从,这是属下的亲随,姓秦,擅长模仿笔迹,可教情报人员写密信。

随从摘下帷帽,露出张清瘦的脸,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整齐。小人秦默,见过主公。他从袖中取出几张纸,上面的字迹各不相同,有的像孩童涂鸦,有的像老者颤笔,只要见过一次笔迹,小人就能仿个七八分。

贾诩拿起纸看了看,眼中露出赞许:有秦先生相助,密信就更稳妥了。

糜竺又道:属下在洛阳的货栈掌柜说,汉献帝病了场,曹操趁机杀了几个宦官,朝政更紧了。袁绍的儿子袁谭在青州边境招兵,说是要报仇,可粮草一直没凑够。

成大器指尖敲着案几,忽然道:让兴霸多派些船去青州沿海巡逻,别让袁谭钻了空子。另外,给张老板送些新茶去,他的米铺如今兼卖海盐,生意好得很,该贺贺。

议事殿外的梅树梢头,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啄食着去年剩下的梅子。成大器望着窗外的春色,忽然觉得这三州之地就像这棵梅树,去年看着枯枝败叶,今年却抽出了新芽。只要精心照料,总有枝繁叶茂的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日就到这里吧。成大器站起身,文和留步,咱们再说说情报网的细务。其他人各司其职,有要事随时来报。

众人散去后,贾诩铺开一张大纸,开始画情报网的分布图。冀州设三个点,邺城、黎阳、南皮;兖州设两个点,许昌、濮阳;荆州设一个点,襄阳。他用墨笔在各州城画上圆圈,每个点派两个信差,一个明着是商人,一个暗着是工匠,互相照应。

成大器看着那些圆圈,忽然想起张记米铺的柜台,想起芍陂工地上的民夫,想起义塾里读书的孩子。这些看似寻常的人,或许就是这情报网里最可靠的眼睛和耳朵。

密信要用暗号。他沉吟道,比如问收成,若说,就是袁绍有异动;说,就是曹操有动作;说,就是吕布有动静。

贾诩提笔写下暗号,笑道:主公这法子好,即便被截了信,也看不懂。他忽然压低声音,属下还想在每个点养只狗,若是信差出事,狗就会吠,附近的人便知有变故。

成大器朗声大笑:文和考虑得周全。就这么办,所需的钱物,让陈群全力支应。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远处传来新兵操练的口号声,整齐有力,混着芍陂工地的号子,还有市集上的吆喝声,像一首杂乱却充满生机的歌。成大器知道,这三州的春天,才刚刚开始。而他要做的,就是守着这份生机,让它慢慢长大,直到能抵御任何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