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来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中心”的邀请函,如同一个被精心系上丝带的潘多拉魔盒,无声地躺在客厅茶几上,散发着混合印刷油墨与未知危险的复杂气息。
苏小小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那份沉甸甸的压抑感强行压下,指尖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按照与老白商议的策略,给那位李悦咨询师回复了邮件:
“李老师您好,我是苏娇娇的姐姐苏小小。非常感谢贵中心的看重与邀请,我们家庭内部经过慎重讨论,原则上同意让娇娇参与这项有意义的课题研究。但鉴于她目前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作为监护人,我必须要求全程陪同参与所有环节。另外,考虑到娇娇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首次会面地点能否安排在离家较近的幸福社区服务中心?那里环境相对熟悉,或许能帮助她更好地放松和配合。期待您的回复。”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苏小小感到掌心有些潮湿。这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实则是她们投石问路的第一枚棋子。如果对方毫不犹豫地答应,说明其自信能掌控任何变量,或者早已备好应对方案;如果对方推诿或试图改变地点,则无疑暴露其心怀鬼胎。
回复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仅仅五分钟不到,李悦的邮件就回了过来。
“苏小姐您好!完全理解并尊重您的决定,监护人全程陪同是保障参与者权益的重要一环,我们非常欢迎。关于会面地点,您提议的幸福社区服务中心非常合适,我们中心在那里恰好设有一个环境安静舒适的合作办公室,非常适合进行初次交流。您看明天上午十点这个时间方便吗?我届时会在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恭候二位。”
邮件措辞诚恳得体,语气热情,对苏小小提出的所有要求全盘接受,甚至主动敲定了具体时间,显得积极主动,毫无破绽。
苏小小盯着屏幕上的回复,眼神微凝。
对方接招了,而且接得如此顺畅自然,仿佛一切都在其预料之中,或者说,这本就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那个看似普通的社区服务中心,竟然真的有他们的合作办公室?是巧合,还是“织网人”那张无形的大网,早已将触角延伸到了城市最基础的毛细血管之中?
她立刻将邮件内容转发给老白。
几秒钟后,老白的加密通讯接了进来,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社区服务中心的合作关系已经核实,确实存在,官方记录显示已合作超过两年,主要用于开展社区公益讲座和老年人心理慰藉活动,表面看起来毫无问题。但这恰恰说明对方准备充分,背景铺垫做得极好。地点可以接受,地府技术组会提前进行隐蔽式能量场布置和监控。你们按原计划前往,切记核心目标:多看,多听,多感知,少表态。一切以收集情报、判断对方真实意图为优先。为便于在不便言语时沟通,你们姐妹间的灵犀感应可以提前激活,只需肌肤接触即可建立稳定链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
“明白。”苏小小沉声回应,感受着肩头那份无形的压力。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苏小小和苏娇娇准时踏入了幸福社区服务中心略显嘈杂的一楼大厅。
苏小小一身便于活动的休闲装扮,眼神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周围环境,实则灵觉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铺开,仔细甄别着空气中每一丝细微的能量流动。
苏娇娇则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微微低着头,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将一个内向敏感、深受心理困扰的少女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她含在舌下的定魂珠正散发着稳定的暖意,全力运转的灵媒体质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空间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情绪波纹。
大厅里人来人往,多是前来办理业务的社区居民和忙碌的工作人员,充满了生活化的喧嚣。
很快,李悦咨询师那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视野里,她今天换了一套更显柔和的米白色套装,脸上依旧是那专业而得体的微笑:“苏小姐,娇娇同学,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的准时。请跟我来,我们的办公室在二楼,这边请。”
她引着姐妹俩走向楼梯口,步伐从容,语气自然地与苏娇娇闲聊着,介绍课题的宏观意义,听起来完全像一位经验丰富、关心学生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