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的院落青砖黑瓦,占地颇广,内有东西厢房和正房十余间,布局规整,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南赡部洲青石板。
庭院中央,还有一座小巧的假山,引了一道细小的清心泉支流环绕,发出悦耳的叮咚声。
更重要的是,院落自带一个简单的“小五行防护阵法”,虽只能防御炼气期修士的窥探和骚扰,但在这外城区域,已算是难得的“豪宅”,足以宽松地容纳三四十人居住修炼。
搬迁的过程低调而迅速。
原本分散在外城各角落,伪装成独立小家庭的吴家大部分核心族人,如同百川归海,开始陆续、悄无声息地汇聚到清泉巷这座新院落。
他们或扮作投靠远亲的散修,或伪装成受雇的仆役,通过各种不起眼的方式融入。
当然,对外的一致口径是:吴国华仙植师府上需要招些本分可靠的人手使用,打理庭院,处理杂务。
那些原本由族人开设,散落在不同区域的“芋河杂货”、“清源丹符”等小店铺,也纷纷在明面上变更了东主信息,挂靠到了吴国华这位新晋城主府仙植师的名下。
在太阿仙城,拥有官方身份的人为一些散修产业提供庇护是常态,只需定期缴纳少许“管理费”即可。
这样一来,这些店铺便相当于有了一层薄薄的保护色。
那些寻常的地痞流氓、底层小吏,在想要收取高昂“保护费”或故意刁难之前,多少要掂量一下其背后那位城主府仙植师的分量。
这层身份,如同一个微小的光环,虽不能驱散所有阴霾,却足以避免掉许多不必要的骚扰和麻烦,为家族的初期积累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这一系列操作——核心族人聚集、产业挂靠——在等级森严、关系盘根错节的太阿仙城中,属于最常见不过的家族生存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