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炎给出了他对韩信的评价:“是个聪明人,也知道怎么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作为养济院的真正主人、大秦的十九公子,跟在他身边可比直接出去要划算的多,这么长时间居然只有包括韩信在内的五位想明白了。
——可见大秦的愚民也不是毫无效果。
张行之招招手叫来人:“那我现在就去安排韩信过来。”
张行之的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时辰,韩信便已站在嬴炎面前。
少年身姿挺拔,眉目清朗,眼神却沉静得不像这个年纪的人。他微微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卑微:“公子。”
嬴炎坐在案前,问:“听说,你去年拿了文武第一?”
韩信神色不变:“侥幸而已。”
“侥幸?”嬴炎轻笑一声,“养济院每年出来上千人,能拿第一的,可没几个是侥幸。”
比如前年出来的,琅琊那边的盐生意就是那位在看着,嬴炎在他身上下了大功夫。
韩信沉默片刻,终于抬眼直视嬴炎,可以算得上无礼:“公子是想问,我为何想追随您?”
嬴炎挑眉,不置可否。
韩信真诚道:“养济院是个极好的组织,我想让它开到大秦每一个郡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请允许信尽绵薄之力。”
嬴元摸着下巴沉思:这个韩信话说的,怎么有一种“要是你不把养济院开满大秦的郡县,我就不给你效力”的感觉。
这逻辑……
养济院有多难开?
纸张推行出去之后为了适应市场,价格只比竹简便宜一点,诸多士人疯抢至今,就这样,纸张卖出去的利润也不过刚刚好供给现如今一个养济院罢了。
嬴炎那是一个铜板都没捞到。
“让养济院开遍大秦?”张行之嗤笑,“你倒是敢想。”
不像他,他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韩信不卑不亢:“公子敢做,信才敢想。”
嬴炎拍手:“好,本公子应了。你去收拾收拾行李,一个月后启程去上郡北击匈奴,本公子会直接向蒙将军引荐。没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