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帝王会为了提高皇室的影响力,无限扩大作为皇室子弟的功劳。
更别说他在其中的功劳也不算少。
秦明帝转身,在丰裕侯府一阵嚎哭声中离开。丰裕侯只传两代,不怪他们哭嚎。
战争拖的越久,国内对战场的增援就越轻松,在相同的战争供给下,亩产越高,百姓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好。
暮春时节,驿道两旁的麦田泛起金浪。一队辎重车正缓缓西行,押运的老兵抹了把汗,望着田埂上嬉闹的孩童出神。
“王头儿,看啥呢?”年轻兵士递来水囊。
老兵指着沉甸甸的麦穗:“俺当年第一次押粮,这儿的麦子才齐腰高。如今……”他比划着,“快赶上娃儿的个头了。”
尽是感慨。
他不知道他的先辈为了这样的亩产付出了多少的人命,只知道现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至少勤快一些,就不用再害怕被饿死。
京城茶肆里,说书人醒木一拍:
“且说那北原军报,敌军粮草将尽,我军却日日炊烟不绝!为何?全赖今岁各州粮仓皆满,运粮车半月一趟,比那驿马还勤!”
茶客们哄笑。
这样的茶肆各处都有,挂着五星的牌子,宣扬着筛选出来的捷报——普天之下对于战争皆有了模糊的印象和责任。】
<错觉吗?军民鱼水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民众对国家有了归属感之后,对他们透露出一些国家级别的战局其实问题不大,这相反可以提高凝聚力。总比一无所知的交着税,然后死的莫名其妙的好。>
<额……总管觉你们在内涵一批君王。>
<把感觉撤掉,他们就是在内涵一些君王。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这样的可太多了。>
<这还要有一个前提吧?就是这个国家的读书率需要上去。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支持君军民鱼水的是秦太宗,可是直到秦明帝才初步显现出来好处和成果。>
<没办法,教育和政策都是具有延迟性的。只能说幸好秦文帝和秦明帝都是和秦太宗一条心的……>
<这个我又知道了,内涵扶苏嘛。>
<不至于不至于,扶苏都快被喷成筛子了。他只是能力不行,又不是品德不行。>
<说皇帝的长子能力不行?上面的说话比我扎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