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的办公室陷入了安静,只有他指尖叩击桌面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他并非不清楚这些举报材料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纠葛,东韵州文娱圈子不大,有些事情即便没有实证,也能嗅到几分味道。
“铃铃铃——”内线电话急促响起。
秦正按下免提,一道略显谄媚的声音传来:“秦局,关于那个《山丘》的举报,我们这边收到不少‘反馈’,都说影响不太好,您看是不是…”
“文化作品的评判,应该基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是某些‘反馈’。”
秦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这件事,局里会有统一的研判。李处长,在其位,谋其政,有些风,还是少听为妙。”
电话那头明显一噎,讪讪道:“是,是,秦局教训的是。”
挂断电话,秦正眼神更显锐利。
看来,这浑水比想象的还要深。
他拿起那份改革草案,又看了看凌夜的文章,最终拿起桌上的另一部电话:
“通知下去,针对歌曲《山丘》引发的争议,十点召开紧急高规格、公开透明的专家听证评议会。”
“邀请音乐界、评论界、社会学以及媒体代表共同参与,我要的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十点,东韵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的会议室,气氛肃穆。
各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秦正亲自主持。
就在听证会紧张进行之时,《东韵日报》文化版的电子版准时上线,头版头条赫然便是——《〈山丘〉:一首引发全民共鸣的时代之歌》
并以罕见的篇幅,全文转载了凌夜那篇深度解读文章。
一时间,舆论风向更为明朗。
上午十一点半,听证会刚结束不久。
东韵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官方网站,一则加红加粗的通告,准时弹出:
“【关于歌曲《山丘》相关争议的调查与评议结果通告】
近期,我局接到部分关于歌曲《山丘》(演唱者:薛凯,词曲:凌夜)的举报。
经组织专家组进行严谨评议,并结合我局审查意见,现将结果通告如下:
歌曲《山丘》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特定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真实心路历程。
其歌词内容虽有沧桑之感,但内核在于对人生的反思、对困境的坦然以及对未来的不懈追求,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思考与深厚的人文关怀,艺术手法成熟,不存在所谓的‘导向问题’。
我局一贯鼓励和支持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