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病毒肆虐,现代悬壶

X病毒引发的全球性恐慌,如同无形的阴云,迅速笼罩了这座城市。新闻滚动播报着感染数字的攀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开始紧缺,街头行人神色匆匆,彼此保持着距离,一种压抑的紧张感弥漫在空气里。

林怀远站在白婉瑜教授(小满)位于市郊一所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特殊隔离病房外,透过厚重的玻璃观察窗,凝视着里面那个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线,依靠呼吸机艰难维持生命的年轻患者。

患者面色紫绀,胸口剧烈起伏,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的数字在危险区间徘徊,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咳嗽。西医的诊断报告就挂在床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大面积纤维化早期改变,多器官功能障碍。

“这是第三例确诊的危重患者,”小满站在林怀远身边,声音低沉,带着深深的疲惫与忧虑,“之前两例……都没能撑过72小时。现代医学的所有支持手段,包括最新的抗病毒试验用药,效果都微乎其微。这病毒……太诡异,太凶悍了。”

林怀远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患者的面色、舌苔(通过护士之前的记录照片),感知着其呼吸的节奏与力度,甚至隔着玻璃,他仿佛也能嗅到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戾气”的污浊病气。

“小满,安排一下,我要进去。”林怀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师父!”小满一惊,“里面风险太高!而且,按照医院规定,非本院的医护人员,尤其是没有现代医学背景的,是不能进入这种级别的隔离病房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林怀远转头看向她,眼神深邃,“此毒非同小可,非寻常针药可解。若再拖延,此子性命难保。我必须亲自望闻问切,才能准确辨证。”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源自古老传承的绝对自信:“况且,你忘了为师是谁了吗?”

小满看着师父那熟悉的眼神,与记忆中那个在霍乱疫区、在枪林弹雨中逆行而上的身影重合。她咬了咬牙:“好!我去沟通!就说您是我特意请来的、精通古法的师门前辈,有特殊的诊疗思路!”

凭借白婉瑜教授在国内医学界的崇高声望和“国医大师”的头衔,院方在反复权衡,并征得患者家属(几乎陷入绝望)的同意后,终于破例批准了林怀远在严格防护下进入隔离病房。条件是他不能进行任何有创操作,并且必须有本院医生陪同。

穿上厚重的白色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林怀远感觉自己仿佛被装入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套子里,行动颇为不便。但他很快适应,在小满和一名神色严肃、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怀疑的西医专家(呼吸科主任)的陪同下,走进了那间充满了消毒水味和死亡威胁的病房。

近距离观察,患者的情况比隔着玻璃看更为触目惊心。那是一种生命被急速抽离、脏器被无形之力侵蚀的衰败景象。

林怀远没有先去把脉,而是先凝神静气,仔细感知着患者周身散发出的“气”。在他的感知中,患者原本应生机勃勃的体表卫气,此刻如同被污秽的浓雾包裹、侵蚀,紊乱而微弱;而体内,一股炽烈、粘滞、带着强烈腐蚀性的“戾气”盘踞于肺络,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周身蔓延,耗伤着人体的真阴与元气。

“瘟毒炽盛,首先犯肺,肺金被烁,宣发肃降失司,故见高热、咳喘。”林怀远低声分析,像是在对身边的小满说,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戾气壅滞,炼津为痰,阻塞气道,故呼吸窘迫。痰毒互结,深入血络,败坏肺体,故见纤维化之先兆。更兼毒火耗气伤阴,元气衰惫,故多脏器受累。”

旁边的呼吸科主任听得眉头紧锁,这些“气”、“戾气”、“肺金”之类的词汇,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但他没有打断,只是冷眼旁观。

林怀远这才伸出手,隔着两层防护手套,搭上了患者那滚烫而微微颤抖的手腕。

脉象入手,他心中更是沉重。

脉象浮取洪大而数,重按却空虚无力,且伴有涩象。这是典型的“瘟毒内陷,气阴两伤,兼有瘀阻”的危重脉象!邪气亢盛至极,而人体的正气已濒临枯竭!

“情况如何,这位……林先生?”呼吸科主任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他实在无法相信,这种靠着摸手腕、说些玄乎其玄理论的方式,能对眼前这种现代顶尖科技都束手无策的病毒有什么办法。

林怀远收回手,没有直接回答主任的问题,而是看向小满:“取我的针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