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多年以前,立丰农机厂是海城首批小三线的企业,在全体工人和领导的努力下,创造了不少辉煌,这次分家是对繁冗的生产组织进行调整,第一二车间划为一分厂,第三四车间为二分厂,主要生产拖拉机的第五车间为三分厂,第六七八车间为四分厂。
原来农机厂已经退休好几年的老厂长重新又被请了回来,担任第四分厂的厂长,又分别任命了三个厂长。
立丰农机厂成立的早,选址位置好,厂区很大,车间相隔距离不近,砌上墙,换了牌子,分家的事情表面上就落下了帷幕。
盼望着,高考试卷终于要在书店开始售卖了!
黎阳早上一趟,晚上一趟往书店跑,虽然他去的时候书店都是关门的,但看门口的黑板就够了,上面写着接下来要上的新书,最下面的是一本书刊的名字,后面有个括号,括号里写着附赠高考试卷。
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梦乡,黎阳已经把钱装好,骑着谭帅的自行车出门了。
因为太早还没有公交车,长寻坡上下的都是自行车,风吹的黎阳的衣服鼓起来,露出半截青色的肚子。
到了书店门口,黎阳把车子锁好,然后排在了第一个。
不大一会儿,就有人陆续的站在了后头,有经验的人带着小板凳和书,坐在那里看,啥也不耽误。
跟黎阳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少,最中间的圆形台子上,有个板子上写着那本书刊的名字,台子上摆着一摞摞的新书。
一本书后面只有一门试卷,答案还在下一期。
就这样,一群人去交了钱,然后跟着这个人走了。
黎阳刚找到了数理化,台子上已经光了。
拿起桌子上放着的怀表一看,嗯,十一点五十五,还有五分钟。
即便对于原来的农机厂,十几万也不是个小数目。
“刚毕业的老师不知道你们三中是啥水平吗,一年能考上二三十个本科都烧高香吧,厉害的学生都在海机一中和第九中学,咱们两个学校的第一名,去了人家学校,都是凤凰的屁股。”
说着话,俩人顶着大太阳去工厂区,一人吃了一碗面。
没等他细想,书店来人了,门一开,大家按照顺序进去,上楼时,脚步声越来越急。
谭帅道:“不用那么久,把卷子给老师判。”
那另外两所学校,得多厉害啊!
被折腾不要紧,冤枉钱是花不起了,这辆卡车就被闲置在厂里后院。
“你们班估分了吗?”
他们两个说车的事情,过来一个穿着正装拿着皮包的男人,满脸都是汗,身上的衣服却是严严实实的。
听着后面的学生斗嘴,黎阳心里默默的想,他们乡里的高中一年也能考上二十多个,但不一定是本科,这在他们老家那里都是算是好的了,海城这里竟然是差的……
让他们僵持不下的是一辆进口的卡玛斯,这辆车买时花了厂里十几万,但是才开了不到一年,因为驾驶员运送货物路上躲避对面来车时冲过了护栏,冲进了河里,
受伤的人员没能抢救回来,货物受到了损伤,因为那段时间天气状况糟糕,出事的地点又偏远,这辆卡车用了很久的时间才完全打捞上来。
“不太好。”黎阳站起来,把卷子折好,夹在书里面,“作文有点难,不知道咋写,字数是凑够了。”
用了两天的时间,黎阳把七张卷子做完了,等待下一期书刊的发行,对答案。
黎阳刚拿起一本,翻到最后一看,是数学的试卷。
天热,刘凯快把身上的背心给撕扯烂了,一边扇风,一边问谭帅,“师傅,那车你看了没?”
卷子送出去之后,黎阳一头扎进了南山,谭帅手里还捏着他亲手写的几千块钱欠条,还有一辆摩托车,他得赶紧挣钱。
好几次都说是修好了,上了路,走着走着就熄火了,还得花大价钱连车带货拖回来,陆陆续续花出去的钱,都能够再买三分之一新车了。
最后,老厂长说自掏腰包修这个卡车,其他人立刻没有了声音,然后找到了老曹修理厂。
“咋就说学生厉害呢,明明他们那老师更有名,请的都是各地有名的高级教师,要是把老师也都换换,再试试看!”
这次事故给农机厂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之后就开始一次次的修理卡车,甚至拉到了B市。
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和政治,一共是七门,一本书刊四毛一,那就要买七本书刊才能凑齐。
“人家厂子有钱,能聘好老师,为啥要跟你换?!”
谭帅修理煤矿的卡玛斯,农机厂的他没看到过。
还没来得及拿第二本,台子已经被后面过来的一群人围住了。
谭帅换衣服,洗手洗脸,时间到了,黎阳放下了笔。
中午,谭帅走着回到家,进屋就看到黎阳坐在桌子前奋笔疾书,他刚要问中午是不是出去吃,就看到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语文考试”,下面是十点到十二点。
身后有人讨论今年高考的事情,黎阳竖起了耳朵。
谭帅和黎阳拿着卷子上门,老大爷正在家里做鱼饵呢,听说了来意,立刻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把卷子收了下来。
“考的咋样?”
黎阳他们邻居那个喜欢种花钓鱼的老大爷,是退休的老师,他儿子在海机一中当高三的班主任,听说几年就白了鬓角,十分操心。
分家的风波停息后,黎阳再次听到农机厂的事情是通过刘凯的嘴巴。
分家不仅分的是车间,还有资产,大部分事情在四位厂长的协商下都能达成一致,但是却在一辆卡车上意见有了大的分歧。
这次分家,两位厂长觉得这卡车应该报废处理,老厂长和拖拉机厂厂长都不同意,觉得应该更慎重的对待厂里的资产。
“早就估完了,好多英语没及格,我们新来的英语老师都给气哭了。”
高考结束后,高三一大群学生不用再上课,再加上今天是周六,小学生和初中生也要来书店,很快,后面的队伍就开始九曲十八弯。
后来的人去问,已经卖没了,一个中年男人说他们单位有复印机,大家伙可以去那里相互复印卷子,要不谁也拿不到完整的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