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长寻坡[种田] 英桃 2732 字 9个月前

第九十九章

农机一厂生产的插秧机,经过实地种植,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漂秧、取秧量不匀和无法兼插大小苗等等。

整个暑假,黎阳和陈泽默还有几位俄罗斯过来的专家都在攻克这些问题,在海城大学开学后,他们去了许琰所在的实验室,利用这里的便利机器,陆续做了几次实验。

所有的实验数据黎阳都要单独留出来一份,因为他今年已经是大四了,要交实习报告和论文。

黎阳在海城大学做实验的时候,徐国华也过来帮忙,他学的是机械自动化,大部分课程也是机械,他的毕业论文选择是变速箱方面的,在本市的一个汽车企业实习。

许琰的助手是吴波讲师,黎阳刚去他们实验室的时候,他都带着学生们帮忙,开学之后,还领他们去学校的食堂吃饭。

这个暑假,黄立安小朋友有点不太开心,因为今年海城又多了两台冰淇淋机器,他们的生意受到了影响,他算账,比去年少了不少。

黎阳陪着他去储蓄所存钱,看他小脸满是忧愁,偷偷的拿出来几千块钱放在里头。

等到里面的工作人员跟他核实数字的时候,黄立安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对,转头看黎阳。

黎阳耐心的跟他解释道:“在工厂和企业生意不景气的时候,都有财政补贴,咱们也有。”

这里的报告都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巨型农机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市场调查,包括运输类、耕作类、收割类、操作类重要的几十种农机,还有收集了他们公开发布的研究方向,公司历年来的财务情况……

“被辞退了?”黎阳十分意外,“上次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啊。”

“是我把他们给辞退了。”杨烁扬起下巴,一脸的不屑。

黎阳点头,应和道:“确实落下的不少,需要补课的地方特别多,摸着石头过河,能少走弯路,也不全是劣势,如果有充足的人才,我们很有信心追上去。”

暑假结束后,杨烁出现在海城农机一厂,他拿着一大袋子材料给黎阳,“这是对你的感谢,可不是赔礼。”

黎阳道:“大概知道一些,但制造业是一切的基础,即便前期投入巨大,打好了根基,坚持不懈的努力,总归能有丰收的一天。”

看他这样,黎阳不知道该说啥好,只问道:“那些材料我能给其他人看吗?”

“我不是打击你。”杨烁道:“我打听过你们同行的专家,他们说,国内的农机水平想要追赶到世界先进水平,起码要几十年。”

说完杨烁的事情,黎阳又把最近实验遇到的麻烦跟老师讲了,可惜袁应龙对农机研究不多,他给黎阳留了一个电话号码和地址,那是B市一位研究农机的教授的联络方式。

黎阳收下了东西,十分诚恳的道谢。

农机厂被谭帅和黎阳接受差不多一年多,一开始,从工厂调派人手到车队那边,很多工人都有意见,但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们还都是服从安排。

杨烁十分乐意的接受了他的谢意,摘下墨镜,看了看简陋的办公室,“经过这次的事情,我不认为你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难道你不知道现在做什么更挣钱?”

最后,在黎阳各种引经据典的说辞下,黄立安终于没坚持取钱给黎阳。

黄立安嘴巴瘪了瘪,“可是阳阳哥连工资都没有,要补贴也是我给你补贴……”

听他都这样说了,杨烁知道黎阳打定了注意,也不再废话,挥手同他道别。

这可太难得了,国内的农机厂资料他们现在还收集不全,国外的信息更是不容易获得,没想到杨烁这里的这么详尽。

后来,找了空闲时间,黎阳打电话给袁老师,说了这事,袁应龙在那边笑着道:“他应该是觉得上次对你太过分了,想要找个台阶给你致歉。”

黎阳把他送到大门口,杨烁刚上了车,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降下车窗同黎阳道:“我已经离开了那家汽车企业。”

跟着大哥挣了好几年钱,黄立安有好几个存折,虽然大毛拿走了不少钱,但他手里的也比寻常人家多的多。

虽然跟他打的交道不多,黎阳也知道不能太在意这位杨经理的行为和言语,拆开包裹,看到里面沉甸甸的调查报告材料,他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