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寻坡[种田] 英桃 2188 字 9个月前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从分家开始,农机三厂一直苦苦支撑,一场根本不相关的金融风暴刮过,彻底宣布停产。

谭帅收购的一厂和四厂经营良好,海城市工业局和政府部门先找谭帅谈话,在审察了三厂的债务情况后,积极的主持了收购和重组,拨了一部分款项安置三厂的退休员工。

这些年企业破产的情况屡见不鲜,退休人员和下岗员工是两大难,农机厂到了谭帅手里,在职的员工不用失业,退休人员政府有补贴,农机厂出一部分,收购的过程都没激起什么大水花。

黎阳回国后不久,郑翔开主动找谭帅,用农机二厂换谭帅在穗城的一块地,他的厂子有了新址,攥着这块地不放不如谋取更大的好处。

至此,分家九年的农机厂再次回到了一起。

借着国内经济腾飞这股东风,农机厂和物流运输公司势头越来越猛,银行的贷款还清,大部分债务得到了清算,一些遗留的老大难还在一点点推进。

例如农机厂多年前在北方的几个市建立了实验示范基地,大都是几千上万亩,占用大量农民的土地,这些占地钱拖欠了好几年,村子的人坐车到海城,要先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还有一些过了十几年的三角债,管事的人都找不到了,处理起来十分麻烦。

这些黎阳都不过问,他正在实验室对第二代柴油机进行性能测试。

给大毛他们接风洗尘的那天,吃完饭,顶着满天的星星,一行人走着去了长寻坡东边曾经的家。

喝酒之后,话茬才打开,说起了俄国的警察多么的难缠,又说前几年多么容易挣钱……

老邻居们纷纷点头,不少人因为自己的孩子找过谭帅,希望能进农机厂上班,谭帅有能耐,这个大家都清楚。

因为这个,周乐跟他爹没少吵架,他们这一行挣钱是挣钱,但是容易受伤,如果是普通的雇佣关系,按照工伤赔付标准赔钱就行了,但是老家那些人沾亲带故,受伤之后就不止是治疗那么简单了。

这倒不是黎阳杞人忧天,农机厂的材料和一些零部件需要进口,同时出口的金额也增长迅猛,虽然在海城,但是工厂小小的根须已经伸展到更远的地方,确实应该更加注意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大毛怕弟弟生气,没敢多喝,一边倒酒一边道:“国外也不是地上就有钱,我们都是借着谭哥趟出来的道儿,没有他我们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

他们几个人心思活泛,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挣钱不容易,不敢浪费钱走弯路,商量之后决定先在建筑材料和眼镜这两块试试水。

海城南山那里的垃圾分拣厂都已经被处理了,周乐没啥事做,跟他那个朋友合伙买了煤矿,他不管事,只等分钱,日子过的逍遥自在。

一直到后半夜,叙旧才结束,大毛他们相互搀扶着一同回去,黎阳不太放心,送到家才走。

因为不相干的一场金融危机小蝴蝶把农机三厂给扇没了,避免日后吃亏,黎阳积极的学习经济和金融知识,在国内和国外都开立了股票账户。

跑完回来,找了个周末的时候,几个人跟谭帅和黎阳商量,接下来他们在国内要做的行当。

大毛他们都吃完饭了,被老邻居们拉到一起喝酒说话,黎阳和谭帅虽然也在海城呆了很多年,但在这些老一辈的心里,依旧是外地人,大毛他们即便跑出去好几年,再回来还是他们心中的本地人。

大毛他们回来了,崔磊留在了俄罗斯,他帮着谭帅处理那几个农庄,又和认识的俄国朋友购买了一些废弃矿山的开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