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官们也十分意外。
虽说对乐坊女伎的诗文水准要求不能太高,但敢来评花榜,写不完这种情况还是头一回见到。
玉菰仙一脸关切地问道:“妹妹可是有些紧张?不如再宽限些时辰?不写完,如何显得出妹妹高才?”
欢姐在底下咬牙道:“这阿九怎么这么不中用?胡乱写几句也好,交半截子出去算怎么回事?”
腊梅小声道:“不能怪阿九姐姐,诗确实难写啊……”
这是句公道话,红馆一屋子文盲,闻言顿觉心有戚戚然。
元墨看向两边的花灯。
玉菰仙那一边已经有三百多盏,红融融一片,灯火辉煌。
阿九这边,元墨细心数过,一盏不漏,总共两百二十三盏,看上去气势也很是不弱,但比之玉菰仙,已是输了一大截。
即便阿九写完了诗,她们也赢不了。
阿九的才力有限,她的财力也有限。
元墨慢慢地吐出一口气,告诉自己,能出一个花中榜眼,已经算是不虚此行了。
古世子捧着阿九的诗作,皱眉看了半天,忽地,他哈哈大笑起来。
会真楼的彩楼里也跟着哄笑一片。
人群之中更是对着台上的阿九指指点点,有地痞高声叫道:“姑娘,别怕,不会写诗,爷也照样疼你!”
阿九站在台上,恍若未闻,低垂双眼,不言,不语。
元墨顿时大怒,高声道:“一首诗没写完罢了,谁规定天下人都会写诗?能写出一半已经很不错了!有什么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