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做好自己的事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1656 字 2022-09-21

许久,苏振国睁开了眼睛,眸光威显,问道:“购买5亿美元的石油期货,总量是多少?”

“1500万桶左右。200万吨。”回答的是朱恩波。

“如果按照你们的预计,石油涨价,能赚多少钱?”

“假如涨到40美元以上,盈利预期将近30,相当于15亿美元,如果是50美元的话,则有25亿美元的涨幅。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直接交割石油期货,避免石油匮乏。”朱恩波希望给自己的期货计划挂上更多的属性。

苏城扁扁嘴,道:“中国是石油出口国,交割来不是还要卖出去?”

作为石油出口国的正常期货思路,就是套期保值,也就是购买和石油产量相当的空单,买石油价格下跌。如此一来,假如石油上涨,空单虽然亏损了,但石油现货上涨了,不亏不盈。假如石油价格下跌了,石油现货亏损了,但空单产生了盈利,同样不亏不盈。听起来套期保值好像做了个无用功,但实际上,它消弭了石油生产中的价格风险,保证了石油生产商的盈利固定。

石油商想要多赚钱,别瞅着石油价格上涨,想办法增加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才是正理。这也是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价值。

以这种思路来看,国储局或中石油的保险做法就是买跌,消弭海湾战争的风险。只是因为朱恩波,或者大量的老期货人的自信,他们才会做出买涨的决定。

这个时候,国储局的决定,其实就脱开了它的本职工作,属于灰色地带了。

当面讨论到这个程度,朱恩波略有些心虚。但是,想到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油价飙涨的故事,朱恩波终究没有退缩:“战争一旦发生,石油的供应会变的异常紧俏,购买石油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还应该考虑到相应的政治和外交影响,我们拥有的石油越多,发言权也就越大,即使重新转让,也能得到利润以外的好处,比如交换技术等等。关于这一点,中石油和中石化也是同意的。”

苏城不禁一笑,道:“他们手上的石油越多,确实是发言权越大。对国家来说,1500万桶石油又能怎么样。做决定的是日产150万桶的国家。”

朱恩波一滞,道:“也许可以增加合同金额。”

苏城马上逼问:“到多少?”

“这个……”朱恩波只能看向苏振国和毛主任。他不能当国储局的家,更不能当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家。

苏振国呵呵笑了两声,却看向苏城,道:“大华实业的原油,现在出售到哪里去了?”

“台塑得到了一部分,剩下的就在市场上出售了。”

“给你们一年时间,能拿出1500万桶石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