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九千里花林雾散

青龙帝皇也没指望陈洛听明白,而是解释道:“规则与规则是不一样。”

“太初规则,演化天道,乃是天地之法,又叫法则。”

“法则有威却无术,因此才有施展法则之威的通天大道,称为道则。”

“而道则再往下,以道理领悟、以血脉溯源等方式,自行凝聚炼化的,便是我们口中的规则!”

说着,青龙帝皇指了指陈洛手中的混沌,笑道:“此混沌,太初已灭,演化犹存,便像是结成了冰的湖面。”

“普通规则自然打不破那冰面,因此无论是在老朽手中,还是小狍子手中,除了硬一些,没有其他的特殊。”

“但象谷那道轮回规则,却是佛门的开道佛祖凝练而成,堪称道则。吸收了那条道则,就犹如热火球入冰面,湖面的冰层消解,自然就有了几分动静。”

“这天底下,真正能用好这混沌的,只有开道之主了”青龙帝皇悠悠地感叹了一声。

陈洛心中一个激灵。

开道之主?

这呢,这呢。

我就是啊!

“师公,我该怎么嗯?师公?”陈洛刚要追问,就发现青龙帝皇已经闭上了眼睛,发出了均匀的鼾声。

睡着了?

开什么玩笑,您堂堂青龙帝皇,还真能sy,装什么老朽不堪啊,赶紧醒醒

陈洛又轻轻唤了两声,但是青龙帝皇没有反应,依然一副沉睡的模样。

陈洛正打算上前再大点声音,突然间一股困意来袭,只感觉眼皮发沉,不知不觉间就闭上了双眼,倚靠在青龙帝皇的躺椅旁,睡了过去

“小孩儿”一道声音在陈洛的耳边响起,陈洛猛然睁开眼睛。

“这是”陈洛睁开眼睛的刹那,就愣住了。

此时此刻,他站在一处空间之中,只是他也分不清自己是站着的,还是倒着的,自己仿佛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他觉得自己在无限下坠,又感觉自己在不断上升。

在他的视线中,眼前是漆黑一片,却又好像光彩绚烂,似乎一切都在同时发生,然而一切又都是静止的。

各种矛盾的感觉在他的心头产生,但随即又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他无法去形容自己的感受,甚至他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哪些感受。

“小孩儿”青龙帝皇的声音再一次在陈洛耳中响起。

“师公这是哪里?”陈洛抬起头,大声喊道。

“此处,混沌”青龙帝皇的话音悠悠,听不出从什么方向传来,又好像从四面八方传来,“老朽以万载天道感悟为路引,以春秋一梦为桥,渡你来此,送你一场机缘。”

“以己心代天心,以己道代天道。”

“收天外混沌为你心中世界,为你扎下世界根,生出乾坤引!”

“如何做,老朽不知。能否得此机缘,便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话音落下,混沌中重新回归一片沉寂。

梧桐林中,青龙帝皇缓缓睁开了双眼,看着在一旁陷入沉睡的陈洛,轻轻一挥手,顿时土中生出藤蔓,仿佛蚕茧一般,将陈洛一层层的包裹了起来。

此时青龙帝皇身后的梧桐树突然间有片片梧桐叶飘落,那些梧桐叶还未落地,就化作腐朽,随风吹散。

“帝皇!”见到此景的蒹葭面色大变,直接冲到了青龙帝皇身前,“帝皇您您没事吧?”

青龙帝皇摆了摆手:“无妨,接驳两处乾坤,耗费了点精力。”

蒹葭看着已经被包成了木茧的陈洛,感叹道:“自从我侍奉在帝皇身边,从来没见过帝皇和谁说过那么多的话。”

青龙帝皇重新靠在了躺椅上,带着沧桑笑了一声:“二十岁的小孩儿,再天纵英才,和那些老东西还是不同的。”

“正是心神不定的时候,若不说清楚,难免会想多做错。老朽动动嘴巴,不算为难。”

蒹葭走到木茧旁,伸手抹了抹木茧:“帝皇,洛儿能成功吗?”

青龙帝皇微微摇头。

“老朽不知。”青龙帝皇的一双眼睛望着天空,“这是他的造化,也是天道的造化,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

说完,青龙帝皇再次缓缓闭上了眼睛。

混沌之中。

陈洛依旧被那无法言说的感觉包围,但是脑中却一直在思索青龙帝皇的话。

“以己心代天心?以己道代天道?”

“混沌之中太初法则已灭,演变犹存。而太初之下,便是道则。”

陈洛仿佛才醒过神,心念一动,红尘气从体内溢出,将自己包裹住。

瞬间,陈洛就感觉自己似乎定住了一方时空一般,之前那种诡异的感觉消失一空。

“果然,和开道有关!”陈洛沉定心神,开始思考自己该怎么做。

“我的道,是武道!”陈洛想着,难道是要将武道搬到这片混沌中来?

用武道代替这方世界的天道?

从青龙帝皇话语的字面意思上来说,好像的确是这个意思。只是,做不到啊!

武道的力量来自天道,先不说怎么搬运武道,就算能搬,突然将武道搬到这片混沌中,怎么吸收,怎么运转,又怎么影响天下人,这些都是问题啊。

不对!

以己心代天心,以己道代天道。这句话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关键应该是后面那句话——

“扎下世界根,生出乾坤引!”

陈洛大脑飞速运转。

文云孙曾经在九千里演法时就说过,儒门九千里的家国天下是塑造规则空间,家国天下并不是重点,而是起点。

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家国天下升级为儒心天地。

之前不理解,但是今日听到青龙帝皇讲解三层规则,陈洛心中瞬间透亮。

儒门的规则道理,都是从儒门大道的道则中衍发,而儒门大道的道则,则是从太初法则中映射而来。

换一句话说,无论家国天下还是儒心天地中的规则如何演变,其实都是在此方天地的天道法则之内。

“所以此方世界文道如此昌盛,但是终究只有经典。”陈洛心有所悟,“因为这天道,与我来处的世界相比,是不完整的。”

无论是不是生来有缺,还是因为蛊神噬天而缺,又或者因为双天分立而缺总之,这天道少了一部分。

但是他陈洛,却不在这个限制之内。

陈洛回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写出的每一本书,又仔细思考每一本书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他似乎一直在做加法。

红尘书籍,在弥补这个世界的空缺。只是过往六千里,接触不到规则而已,所以体现不到天道之上。

文云孙说过,九千里时,要有心中天地的轮廓,这轮廓越清晰越好,越宏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