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贾珩:如果崇平帝想立刻找回场子……(求月票!)

这不说再败一场,就是说大战迭起,国力是否支撑的住?

如此穷兵黩武,如是战局僵持,何以计之?

再说军心士气,西北边军与京营大军连番大败,还能再打一场吗?

“明年再行发兵,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时西北与辽东可能相约进兵,局面更为棘手。”贾珩徐徐说着,目光幽沉,道:“而且今年是和硕特蒙古可汗进兵藏地之时,一旦扫平藏地,主力回返青海,西北边患想要扫平,几无可能。”

根据平行时空的历史,现在就是个窗口期,等和硕特蒙古将藏地收入囊中,那时就是和硕特汗国,再与辽东的鞑清联合。

彼时,和硕特蒙古在西北东扩,清军自宣大进兵,两方割据势力,遥相呼应,双鬼拍门。

陈汉说不得都得迁都,以暂避锋芒。

“是啊,这里还有女真人的身影,那女真的郡王尚在西北。”史鼎也眉头紧皱,心头发愁。

贾珩道:“我先回朝廷,看看情况吧。”

其实,纵然发兵再征青海,他也不是没有胜算,这是建立在大汉国力碾压西北一隅上的绝对优势上的。

就是大汉可以经受一小一大两次失败,但青海蒙古一次失败都经受不住。

他在一路上,都在苦苦思索如何扫平青海蒙古,如何反败为胜。

如果崇平帝想立刻找回场子……

他其实可以再次领兵征讨西北青海,这一次不能再谋求收复海晏等城,谋求与敌决战,而是给青海蒙古诸部不停放血,歼灭其有生力量。

从最机密的情报分析来看,固始汗领兵去了藏地远征,目前还在藏地进兵,青海蒙古留存的总兵力应该在八万左右,这是全民皆兵之下,集合了青海所有蒙古青壮的人数,剩下的都是一些放牧的老弱。

要知道,青海蒙古连续发动两场战事也到了师老兵疲之时,需要解散青壮回青海湖,不能一直打着只有消耗,没有补充的战事,除非拿下西宁府。

而他发京营铁骑五万,合西宁之骑大约有着六七万人,再征青海,分兵四略。

这是一次用骑兵制敌的策略,不再谋求一地一城之得失,以精骑轮换奔袭,分兵捣其巢穴,奉行烧杀掳掠之策。

而对骑兵的使用,非他与京营猛将谢再义二人亲领不可。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帮手,察哈尔蒙古的精骑!

该部正在向朝中提出回察哈尔蒙古故地放牧,待他回去之后,可以得其精骑一两万。

此部应该熟悉青海蒙古的习性,有其以夷制夷,可以实现对青海蒙古诸部的有效打击,至于地理,西宁府也是久征青海。

当然,如果崇平帝不急着找回场子,已经为一场大败惶惧……

应该不会,这一次正确选项放在天子眼前,他不可能装没看到,心存疑虑倒是真的。

大概估算一下时间,在一两个月就能收得其效,因为这是陈汉换装游牧草原,不再谋求四平八稳的排兵布阵,而是骑军与骑军的较量。

火铳、弓弩这等装备,陈汉更是优于青海蒙古诸部的,再说有察哈尔蒙古助阵。

如此一来,胜算已经很大很大了。

而且杜绝了岳讬等人继续再玩阴谋的可能。

这一路而来,通过搜集各种战报,他大致摸清了岳讬的套路,海晏、湟源两城已经为岳讬或者杂胡诸羌渗透。

可以说两座城都是陷阱,进去之前,必须先除奸。

如他接手之后,迅速打赢这一仗,那回来之后,朝中地位差不多就是播州会议以后的李润石。

但江南新政暂且搁置,问题刚刚遭逢大败,新政想要铺开也不太容易。

还有朝中文臣可能经此一败,再加上连番大战,穷兵黩武,多半生出议和之心。

所以到京中还要顺势而为。

史鼎道:“既是这样,那就等京中诸位朝臣议过以后了。”

不过以他估计,以这次南安战败之后的情况来看,再次出兵受到的朝廷阻力不小。

如果子钰再次力排众议,这场仗就不能败,否则会遭反噬。

当然放在明年,同样不能败。

南安与柳芳、金孝昱等人,真是一下子将青海蒙古的兵事变得困难了许多。

贾珩点了点头,旋即看向一旁的宋暄,问道:“宋国舅,未知皇后娘娘现在何处?”

他此行过来,还是作为锦衣都督来接宋皇后去江南的。

宋暄这时才开口道:“娘娘在开封府的行宫下榻。”

贾珩道:“我等下就去拜访。”

嗯,一段时间未见,也不知宋皇后怎么样了,胖了没有?

说着,也没有再多耽搁,与宋暄离了巡抚衙门,前往开封府的行宫拜访宋皇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