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汉军…汉军如何会到哈密?(月底,求月票!)

茫茫戈壁滩,一望无垠,灌木丛的树叶在裹挟着黄沙的秋风中瑟瑟发抖,正是傍晚时分,西方天际出现大片残阳血红,晚霞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陈潇骑在一匹枣红色骏马上,手中挽起马缰,弯弯秀眉之下,清冷目光眺望着远处赤红如火的天穹,一颗心似乎也随之飞到了哈密卫城。

“萧佥事,斥候回来了。”杜封打断了少女的思绪道。

陈潇点了点头,看向在几个锦衣府卫陪同下过来的斥候,问道:“可发现准噶尔部兵马的踪迹?”

斥候道:“周将军发现了准噶尔兵马的宿营之地,就在离前锋大军八十里外。”

陈潇英秀剑眉不由蹙了蹙,明澈的清眸之中现出一丝惊讶之色。

这一路追杀而来,其中也碰到了一小部的准噶尔兵马,主要是后续从沙州卫战场上逃亡的兵卒,但皆为汉军精骑分队扑杀。

邵超欣喜说道:“萧佥事,准噶尔部就在不远了。”

陈潇想了想,清声道:“用罢干粮,就连夜追击,我们不能让他们从容逃往哈密城,节帅此刻多半已经到了哈密卫,我们接应节帅要紧。”

邵超与杜封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应了一声。

随着几位主将达成一致,用过干粮,喂过马匹的大军浩浩荡荡,再次向着茫茫戈壁滩追击而去。

至于大军先二十里出发的前锋,在接到斥候命令以后,向前追击。

此刻,正夺命狂奔的准噶尔部兵马,正在温春以及噶尔丹的率领下,向着哈密卫方向疯狂逃遁。

“兄长,汉军不再追了。”噶尔丹勒停了马缰绳,对身旁的温春说道。

温春脸上呈现大病初愈之后的苍白,摇了摇头,说道:“不好说,汉军除之而后快,我们不能让他们追到手尾,我们早一点儿回到哈密,我心里也能踏实一些。”

经过这几天的调养,温春肩胛骨处的箭疮已经渐渐愈合,但这一路手挽缰绳,亡命狂奔,也让神色变得颇为疲惫。

噶尔丹道:“儿郎都跑了一路了,今天睡个好觉,等后天差不多就能到了,不在这一时半刻的。”

已经两三天没有见到汉军从后方追赶过来。

温春道:“我们尽量明天晚上到,我心里总有一股隐隐的不安。”

噶尔丹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兄长,你看看他们。”

此刻,温春不由举目眺望,瞧向四周,发现不少兵丁士气十分萎靡,脸上满是疲惫之态。

噶尔丹道:“这一路风餐露宿,不少受了伤的都……”

这一路上狂奔,不可能不减员,哪怕是贾珩领着一万精力充沛的骑军前往哈密都有掉队的,何况是温春率领的这些残兵败将,已经从刚开始的七千人,减员到五六千人。

温春闻言,叹了一口气,道:“今天先好好歇歇吧,明天天一亮,大军早早出发。”

噶尔丹欣然应了一声是。

就这般,准噶尔部的兵马在这一刻稍稍下了马,开始歇息。

温春下了马,在地上铺就上一层毡布,抬眸望向远处夜色渐渐低垂的天穹,心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凉。

他带着四万兵马出征,如今只有数千回去,这场大败,真不该一开始听了多尔济的鬼话。

也不知哈密那边儿怎么样了,后天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哈密城了吧。

温春如是想着,不由闭上眼,也觉得一股倦意袭来,沉沉睡去,似乎多日逃命的紧张和疲惫都在梦乡中渐渐散去。

一直到三更时分,忽而身旁传来惶急之声,道:“兄长,汉军杀来了。”

温春猛然惊醒,耳畔依稀传来喊杀声,在空旷的夜晚原野格外清晰,让温春吓了一跳。

温春面色惶急,连忙抓住一旁的马刀,起身,翻身上马。

“汉军呢?”

噶尔丹道:“赛巴已经领着兵马抵挡过去了,兄长,汉军追过来了,我们快逃。

此刻,在陈潇的催促进兵之下,汉军的五千前锋骑军已经咬住了准噶尔部的兵马。

温春道:“走。”

二话不说,催动胯下马匹,唤上噶尔丹就向哈密城冲去。

而此刻在后方百里外匆匆赶路的陈潇等人,也收到了斥候的报信。

“发现敌军踪迹。”陈潇道。

杜封道:“萧佥事,我们还要连夜追。”

“追上去,不说全歼敌军,也要击溃他们!”陈潇斩钉截铁说道。

担忧二人不放在心上,陈潇说道:“我们在这儿,离哈密卫城已经不远了,等将这支准噶尔兵马追杀殆尽,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节帅的安全,等我们抵近哈密城一百里,我们也就能好好歇歇。”

杜封与邵超抱拳应是。

汉军再次浩浩荡荡,打着旗帜,向准噶尔的大批兵马追击而去。

就这样,汉军一路追击,而准噶尔的温春这次再也不停留,夺命狂奔,直奔哈密城。

终于在第三日的中午,温春率领的三千准噶尔部兵马,看到了遥遥在望,巍峨矗立的哈密城。

“兄长,到了。”噶尔丹面带惊喜说道。

哈密卫城中还有一万兵马,要不了多久,父汗就会率领国内精骑前来,守卫哈密卫城。

温春也长松了一口气,有气无力的声音响起:“走。”

但大军刚刚抵近三里左右,温春心头一惊,瞪大了眼睛,失声道:“那城头的旗帜?怎么回事儿?!”

噶尔丹面色也变了变,道:“汉?”

汉人的旗帜,为何会在哈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