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咎因贾珩小儿一人!(求月票!)

多尔衮问道:“什么事儿?”

陈渊目光炯炯,一副笃定无比的架势,说道:“汉国君臣素有内斗之风气,如果两国对峙,要不了多久,汉国内部就会自相残杀起来。”

这几乎与庄妃一般无二的判断,也是历朝历代的共识。

多尔衮浓眉之下,目中现出忧虑之色,说道:“就怕那位卫国公不给我们时间,如果汉廷新政大行,最快明年就会发动战争,纵然是兔死狗烹,我大清也看不到了。”

那时候,自己所在的国家也被灭了,那位卫国公会不会被猜忌至死,根本就不重要了。

陈渊宽慰了一句,说道:“以如今大清的国力,与汉廷相持五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多尔衮默然片刻,道:“赵王可否返回大汉,再从中弄出一些动静来,先前不是此,如果将那卫国公弄下去,说不得还有转机。”

陈渊面有难色,迟疑道:“先前山东白莲教损失惨重,如今…此事可能不太好办,我尽力而为…全力以赴。”

见多尔衮脸上神色变化了下,陈渊又改口表着决心。

……

……

山东,莱州府

贾珩与山东巡抚赵启叙过话后,来到四四方方庭院之中,沿着一道朱檐绿栏的回廊,进入一间厢房之中。

此刻,明正天皇刚刚用完午饭,正在一手支颐,似在打着瞌睡。

这一路鞍马劳顿,这位面容柔美的丽人,温婉明丽的眉眼之间倒也见着一抹倦色。

贾珩说话之间,进入厢房中,手里的动作不由轻柔了几许,落座在近前,静静观察着丽人的神态。

不得不说,樱花妹子有着迥异于中原女子的甜美、可爱气韵,而身形丰润、柔软。

这会儿,明正天皇似有所警觉,骤然惊醒而起,旋即,目光微顿,凝眸看向那少年,惊喜道:“贾君,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见你睡得香甜,倒也不忍打扰。”贾珩笑了笑,近前,握住丽人的纤纤柔荑,说道:“这一路,兴子真是辛苦了。”

明正天皇闻言,那张粉腻玉颊浮起浅浅红晕,低声道:“是有些累了呢,贾君刚刚见过大臣了。”

贾珩笑道:“见过了,等让将校休整两天,咱们就乘马车前往神京城。”

明正天皇轻轻“嗯”了一声,感慨道:“贾君汉土好大啊。”

贾珩就近而坐,轻轻抚过丽人的削肩,凑到丽人耳畔,低声道:“是啊,大的不止汉土吧……”

后面的话几近耳语呢喃,就有些听不大清。

明正天皇那张清纯、甜美的脸蛋儿顿时羞红如霞,明丽眉眼蒙起一抹嗔怪之意,道:“贾君,真坏呢。”

贾珩:“……”

嗯,有内味了。

正宗的小日子味道。

贾珩掌中丰软阵阵流溢,柔声道:“等到了京城,再给你介绍一些姐妹,大观园里很热闹的。”

这带一位这样的女人回去,不知府中的黛玉和宝钗她们又该是什么态度。

明正天皇腻哼了一声,却见那少年凑近而来,不大一会儿,就凑至唇瓣上,噙了过来,顿时,阵阵温软气息袭来。

明正天皇倒也习惯了少年的亲昵和喜爱,弯弯眼睫轻轻闭上,而脸颊两侧浮起酡红红晕,芳心涌起阵阵甜蜜。

贾君很喜欢亲她呢。

丽人虽然已经二十六七岁,但因为成长过程之中罕少遇到同龄男子的关爱,其实内心无比渴望着这蟒服少年的宠溺。

不大一会儿,凝眸看向细气微微的明正天皇,贾珩轻轻抚过丽人的香肩,轻声道:“兴子,伺候我吧。”

明正天皇:“……”

大抵是,果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明正天皇丰丽、莹润的眉眼之间,犹如蒙起一丝羞涩气韵,轻轻“嗯”了一声,然后螓首垂下,轻轻撩起耳际边儿垂下的一缕秀发至脑后。

贾珩此刻拿起一旁的书册,正是自己书写的三国话本,随意翻开一页,眉头蹙了蹙,似是轻轻“嘶”了一声。

其上,垂眸看向那正在卖力讨好着自己的丽人,而丽人恰恰抬眸看向贾珩,眸光盈盈如水,似沁润着别样的气韵。

过了一会儿,贾珩拉过兴子的纤纤素手,轻声说道:“兴子,怎么样了?”

明正天皇那张清纯气韵和明艳气韵糅合一体的脸蛋儿,几是羞红如霞,如红苹果一般,轻轻哼了一声,道:“贾君,什么怎么样呀?”

贾珩道:“兴子喜欢吗?”

明正天皇轻哼一声,没有应着,只是一张粉腻如雪的脸颊却已羞红如霞,而两道柳叶细眉蹙起,垂眸看向那宛如小孩儿一样啮噬的少年,那张集丰润与清纯气韵的脸蛋儿,已是有些明艳动人,声音微微打颤,柔声道:“贾君家中的夫人都还好相处吧。”

“有的好相处,有的倒也不大好相处。”贾珩声音含混不清,在脂粉软香中打滚。

明正天皇轻轻“嗯”了一声,清丽玉颜上蒙起层层红晕,嗫嚅道:“贾君,我不会吃醋的。”

还未说完,却觉得又是一阵酥麻的电流涌遍全身,闭上眼睫,轻轻抚过少年的肩头。

贾珩离了富士山上的樱花,抬眸看向眉眼羞怯的丽人,说道:“倒也没有别的。”

拉过明正天皇坐在自己怀里,因是夏天,空气炎热,暑气未退,两人依偎着,耳鬓厮磨。

明正天皇柳眉蹙起,旋即舒展开来,原本酥软的声音在颤抖中蕴藏着几许惊心动魄,颤声道:“贾君。”

贾珩轻轻伸手托了下酥软丰翘,剑眉挑了挑,目光温润莹莹,道:“看最后的海贸海寇什么时候结束吧。”

而明正天皇那张梨花洁白如羽的玉颜羞红如霞,腻哼一声,也不再多说其他。

正是六月盛夏,此刻湖面上的莲花轻轻摇晃不停,其上颗颗晶莹如琉璃的露珠摇动了下,“哗啦啦…”地落在水面上,溅起圈圈涟漪,远处的梧桐树上,似有蝉鸣阵阵,时而婉转,时而低沉,似在宣告着崇平十八年的夏天,渐渐远去。

……

……   ()